1.单选题- (共3题)
1.
人的质量m=60kg,船的质量M=240kg,若船用缆绳固定,船离岸1.5m时,人可以跃上岸。若撤去缆绳,如图所示,人要安全跃
上岸,船离岸至多为(不计水的阻力,两次人消耗的能量相等,两次从离开船到跃上岸所用的时间相等)( )



A.1.5m | B.1.2m | C.1.34m | D.1.1m |
2.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向右沿同一直线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5kgm/s,pB=7kgm/s,如图所示。若两球发生正碰,则碰后两球的动量增量ΔpA、ΔpB可能是


A.ΔpA=3 kgm/s,ΔpB=3 kgm/s |
B.ΔpA=-3 kgm/s,ΔpB=3 kgm/s |
C.ΔpA=3 kgm/s,ΔpB=-3 kgm/s |
D.ΔpA=-10 kgm/s,ΔpB=10 kgm/s |
3.
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
A.![]()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4题)
4.
如图,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处于竖直向下的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导轨间距为L,导轨右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垂直导轨放置,并与导轨接触良好。现使金属棒以某初速度向左运动,它先后经过位置a、b后,到达位置c处刚好静止。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金属棒经过a、b处的速度分别为v1、v2,a、b间距离等于b、c间距离,导轨电阻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棒运动到a处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B.金属棒运动到b处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由Q指向N |
C.金属棒在a→b与b→c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相等 |
D.金属棒在a处的速度v1是其在b处速度v2的![]() |
5.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A相连,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与A相同的物体B,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滑下,与A相碰后一起将弹簧压缩,弹簧复原过程中某时刻B与A分开且沿原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
B.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
C.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
D.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
6.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个木块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靠紧竖直墙.用水平力F将B向左压,使弹簧被压缩一定长度,静止后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
A.这时突然撤去F,关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B.撤去F后,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
C.撤去F后,A离开竖直墙前,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
D.撤去F后,A离开竖直墙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 |
E.撤去F后,A离开竖直墙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 |
7.
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分子之间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且为零 |
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
C.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
D.当分子间距离r<r0时,若分子间距离逐渐减小,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都逐渐增大 |
3.解答题- (共2题)
8.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A点固定一半径R=0.2m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底端有一小孔.在水平面上距A点s=1m的B点正上方O处,用长为L=0.9m的轻绳悬挂一质量M=0.1kg的小球甲,现将小球甲拉至图中C位置,绳与竖直方向夹角
.静止释放小球甲,摆到最低点B点时与另一质量m=0.05kg的静止小滑块乙(可视为质点)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碰后小滑块乙在水平面上运动到A点,并无碰撞地经过小孔进入圆弧轨道,当小滑块乙进入圆轨道后立即关闭小孔.g=10m/s2.

(1)求甲、乙碰前瞬间小球甲的速度大小;
(2)若小滑块乙进入圆轨道后的运动过程中恰好不脱离圆弧轨道,求小滑块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


(1)求甲、乙碰前瞬间小球甲的速度大小;
(2)若小滑块乙进入圆轨道后的运动过程中恰好不脱离圆弧轨道,求小滑块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9.
如图所示,长木板B的质量为m2=1.0kg,静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3=1.0kg的物块C(可视为质点)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一个质量为m1=0.5kg的物块A由左侧向长木板运动.一段时间后物块A以v0=6m/s的速度与长木板B发生弹性正碰(时间极短),之后三者发生相对运动,整个过程物块C始终在长木板上.已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物块C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物块C与长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求:

(1)碰后瞬间物块A和长木板B的速度;
(2)长木板B的最小长度.

(1)碰后瞬间物块A和长木板B的速度;
(2)长木板B的最小长度.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