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三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7202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0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所示,用轻弹簧相连的物块A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A紧靠竖直墙壁,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物体B并留在其中,在下列依次进行的四个过程中,由子弹、弹簧和AB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但机械能守恒的是: ①子弹射入木块过程;②B物块载着子弹一起向左运动的过程;③弹簧推载着子弹的B物块向右运动,直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④B物块因惯性继续向右运动,直到弹簧伸长最大的过程。(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B静止,在物体B上固定一个轻小弹簧.物体A以一定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并通过弹簧与物体B发生作用.已测出两物体的质量关系为mA=mB,碰撞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若将B的质量加倍,再使物体A与物体B发生作用(作用前物体B仍静止),相互作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仍为EP.则在物体A开始接触弹簧到弹簧具有最大弹性势能的过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物体B的末动量之比为(  )
A.4:3B.2:1C.3:1D.3:2
3.
如图所示,质量为0.5 kg的小球在距离车底面高20 m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左平抛,落在以7.5 m/s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匀速行驶的敞篷小车中,车底涂有一层油泥,车与油泥的总质量为4 kg,设小球在落到车底前瞬时速度是25 m/s,g取10 m/s2,则当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时,小车的速度是(  )
A.5 m/s
B.4 m/s
C.8.5 m/s
D.9.5 m/s
4.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木块AB静止在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今有一颗子弹以较大的速度依次射穿了AB,在子弹射出A时,A的速度为vA,子弹穿出B时,B的速度为vBAB停止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s,整个过程AB没有相碰,则(  )
A.s=LvA=vBB.sLvAvBC.sLvAvBD.sLvAvB
5.
—质量为m的铁锤,以速度v,竖直打在木桩上,经过Δt时间后停止,则在打击时间内,铁锤对木桩的平均冲力的大小是(    )
A.mgΔtB.C.D.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汤姆孙建立起来的
B.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
C.玻尔模型能够解释所有原子的光谱现象
D.玻尔认为,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原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2.多选题(共1题)

7.
质量为1kg的小球以4m /s的速度与质量为2kg的静止小球正碰,关于碰后的速度v1’和v2,下面哪些是可能正确的(  )
A.B.
C.D.

3.填空题(共1题)

8.
如下图,在地面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竖直木杆,一个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沿杆匀加速向上爬,经时间t,速度由零增加到v,在上述过程中,地面对木杆的支持力的冲量为_____________.

4.解答题(共3题)

9.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MN左端足够远的地方有一弹性挡板P(碰撞时无能量损失),右端N与处于同一高度的水平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可忽略,传送带水平部分NQ的长度L=2m,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其速度v=2m/s。MN上放置着两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A=4kg、mB=1kg的小物块A、B,开始时A、B都静止,A、B间压缩一锁定的轻质弹簧,其弹性势能EP=10J。现解除锁定,弹簧弹开A、B后迅速移走弹簧,g=10m/s2。求:

(1)物块A、B被弹开时各自的速度大小;
(2)要使两物块能在水平面MN上发生碰撞,则小物块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大;
(3)若物块A、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第(2)问中的临界值,且两物块碰撞后结合成整体。在此后物块A、B 三次离开传送带的运动过程中,两物块与传送带间产生的总热量。
10.
如图所示,一质量m1=0.45kg的平顶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车顶右端放一质量m2=0.4 kg的小物体,小物体可视为质点。现有一质量m0=0.05 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100 m/s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已知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极短,小物体与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最终小物体以5 m/s的速度离开小车。g取10 m/s2。求:

(1)子弹从射入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的过程中对小车的冲量大小。
(2)小车的长度。
11.
如图所示,AOB是光滑水平轨道,BC是半径为R的1/4光滑圆弧轨道,两轨道恰好相切。质量为M的小木块静止在O点,一质量为m (m = M/9) 的子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向右射入小木块内不穿出,木块恰好滑到圆弧的最高点C处(子弹、小木块均可看成质点)。求:

(1)子弹射入木块之前的速度vo多大?
(2)若每当小木块在O点时,立即有相同的子弹以相同的速度vo射入小木块,并留在其中,则当第6颗子弹射入小木块后,小木块沿光滑圆弧上升的高度h是多少?
(3)若当第n颗子弹射入小木块后,小木块沿光滑圆弧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R/4,则n值是多少?

5.实验题(共1题)

12.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

(1)入射小球m1=15 g,原静止的被碰小球m2=10 g,由实验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x­t图象如图甲所示,可知入射小球碰撞后的m1v1′是_____kg·m/s,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1v1是_____kg·m/s,被碰撞后的m2v2′是_____kg·m/s.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本实验中,实验必须要求的条件是_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点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
D.入射球与被碰球满足mambra=rb
(3)图乙中MPN分别为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__.
A.m1·ON=m1·OPm2·OM
B.m1·OP=m1·ONm2·OM
C.m1·OP=m1·OMm2·ON
D.m1·OM=m1·OPm2·ON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