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7187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8/3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所示,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质量为m的铁球以速度v向左壁碰去,来回碰几次后停下来,而箱子始终静止,则整个过程中(  )
A.铁球对箱子的冲量为零
B.铁球和箱子受到的冲量为零
C.箱子对铁球的冲量为,向右
D.摩擦力对箱子的冲量为,向左
2.
一质量为M的平板车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滑行,质量为m的烂泥团从离车h高处自由下落,恰好落到车面上,则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A.仍是vB.C.D.
3.
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某时刻将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以相同的对地速率水平抛出,其中一个抛出方向与车的运动方向相同,另一个抛出方向与车的方向相反,则抛出两物体后,小车的速度将(   )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车速的变化
4.
如图所示,自行火炮连同炮弹的总质量为M,当炮管水平,火炮车在水平路面上以υ1的速度向右匀速行驶中,发射一枚质量为m的炮弹后,自行火炮的速度变为υ2,仍向右行驶,则炮弹相对炮筒的发射速度υ0为(   )
A.B.
C.D.
5.
某人站在静浮于水面的船上,从某时刻开始人从船头走向船尾,若不计水的阻力,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人和船的运动情况错误的是:(   )
A.人匀速行走,船匀速后退,两者速度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
B.人加速行走,船加速后退,而且加速度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
C.人走走停停,船退退停停,两者动量总和总是为零
D.当人在船尾停止运动后,船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后退一段距离

2.多选题(共6题)

6.
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t=0时刻,以初速度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时刻物块又返回底端.由此可以确定(  )
A.物块返回底端时的速度
B.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
C.斜面倾角
D.时间内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7.
A、B两船质量均为M,都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现A船中质量为 的人,以对地的水平速度v从A船跳到B船,再从B船跳到A船,经n次跳跃后(水的阻力不计)(    )
A.A、B两船(包括人)的动量大小之比总是1:1
B.A、B两船(包括人)的速度大小之比总是1:1
C.若n为奇数,A、B两船(包括人)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2
D.若n为偶数,A、B两船(包括人)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3
8.
如图所示,一质点在x轴上以O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其振幅为8 cm,周期为4 s,t=0时物体在x=4 cm处,向x轴负方向运动,则(  )
A.质点在t=1.0 s时所处的位置为x=+4 cm
B.质点在t=1.0 s时所处的位置为x=-4 cm
C.由起始位置运动到x=-4 cm处所需的最短时间为s
D.由起始位置运动到x=-4 cm处所需的最短时间为s
9.
如图,a、b、c、…、k为连续的弹性介质中间隔相等的若干质点,e点为波源, t = 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做简谐运动,振幅为3 cm,周期为0.2 s.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质点比前一质点迟0.05 s开始振动.t = 0.25 s时,x轴上距e点2.0 m的某质点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  )
A.该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0 m/s
B.图中相邻质点间距离为0.5 m
C.当a点经过的路程为9 cm时,h点经过的路程为12 cm
D.当b点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时,c点位于平衡位置的上方
10.
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质点Q的平衡位置位于x=3.5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3 s时间内,质点P向右移动了3 m
B.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t=0.1 s时,质点P的加速度大于质点Q的加速度
D.t=0.45 s时,x=3.5 m处的质点Q到达波谷位置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保持不变
B.机械波的频率越高,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C.两列波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两列波的频率必然相同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3.解答题(共3题)

12.
如图,三个质量相同的滑块A、B、C,间隔相等地静置于同一水平直轨道上.现给滑块A向右的初速度v0,一段时间后A与B发生碰撞,碰后A、B分别以v0v0的速度向右运动,B再与C发生碰撞,碰后B、C粘在一起向右运动.滑块A、B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同一恒定值.两次碰撞时间均极短.求B、C碰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
13.
某一核反应的模型中质量为、速度为的粒子与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原子核碰撞后合为一体,又迅速发生变化而放出质量为、速度为的另一个粒子,此粒子的速度反方向,则剩余核的速度为多少?
14.
在核反应堆里,用石墨作减速剂,使铀核裂变所产生的快中子通过与碳核不断的碰撞而被减速。假设中子与碳核发生的是弹性正碰,且碰撞前碳核是静止的。已知碳核的质量近似为中子质量的12倍,中子原来的动能为E0,试求:经过一次碰撞后中子的能量变为多少?

4.实验题(共1题)

15.
气垫导轨、光电门的测量装置来研究两个滑块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的变化情况。实验仪器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
(1)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并使光电计时器系统正常工作。
(2)在滑块1上装上挡光片并测出其长度L。
(3)在滑块2的碰撞端面粘上橡皮泥(或双面胶纸)。
(4)用天平测出滑块1和滑块2的质量m1、m2
(5)把滑块1和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上,让滑块2处于静止状态(=0),用滑块1以初速度与之碰撞(这时光电计时器系统自动计算时间),撞后两者粘在一起,分别记下滑块1的挡光片碰前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和碰后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
(6)先根据计算滑块1碰撞前的速度及碰后两者的共同速度;再计算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并比较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的矢量和。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保留3位小数).
实验数据: m1=0.324kg    m2=0.181kg L=1.00×10-3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