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圆槽,A、C等高,B为圆槽最低点,小球从A点正上方O点静止释放,从A点切入圆槽,刚好能运动至C点。设球在AB段和BC段运动过程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t2,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I1、I2,则( )


A.t1>t2 | B.t1=t2 | C.I1>I2 | D.I1=I2 |
2.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M小车,在车上固定的轻杆顶端系一长为l细绳,绳的末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将小球拉至水平右端后放手,则( )


A.系统的动量守恒 | B.水平方向任意时刻m与M的动量等大反向 |
C.m不能向左摆到原高度 | D.小球和车可以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 |
3.
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合力作用时间为2t0,作用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 )


A.0~t0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变化与t0~2t0时间内动量变化相同 |
B.0~t0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与t0~2t0时间内平均速率不等 |
C.t=2t0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外力在2t0时间内对物体的冲量为零 |
D.0~t0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变化率与t0~2t0时间内动量变化率相同 |
4.
质量相等的三个物块在一光滑水平面上排成一直线,且彼此隔开了一定的距离,如图.具有动能E0的第1个物块向右运动,依次与其余两个静止物块发生碰撞,最后这三个物块粘在一起,这个整体的动能为( )


A.E0 | B.![]() | C.![]() | D.![]() |
2.选择题- (共4题)
8.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2厘米,棱长总和是{#blank#}1{#/blank#}厘米,它的体积是{#blank#}2{#/blank#}立方厘米,表面积是{#blank#}3{#/blank#}平方厘米.
3.多选题- (共4题)
9.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B从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光滑斜面由静止自由滑下,在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所受重力的冲量相同
B. 两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相同
C. 两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不同
D. 两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同

A. 两物体所受重力的冲量相同
B. 两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相同
C. 两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不同
D. 两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同
10.
两个小木块B、C中间夹着一根轻弹簧,将弹簧压缩后用细线将两个木块绑在一起,使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这时它们的运动图线如图中a线段所示,在t=4s末,细线突然断了,B、C都和弹簧分离后,运动图线分别如图中b、c线段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B,C都和弹簧分离后的运动方向相反
B. 木块B,C都和弹簧分离后,系统的总动能增大
C. 木块B,C分离过程中B木块的动量变化较大
D. 木块B的质量是木块C质量的四分之一

A. 木块B,C都和弹簧分离后的运动方向相反
B. 木块B,C都和弹簧分离后,系统的总动能增大
C. 木块B,C分离过程中B木块的动量变化较大
D. 木块B的质量是木块C质量的四分之一
12.
关于物体的动量和冲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越大,它的动量也越大 |
B.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不为零,它的动量一定要改变 |
C.物体的动量增量的方向,就是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的方向 |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越大,它的动量变化越快 |
4.解答题- (共1题)
13.
某游乐园入口旁有一喷泉,水枪喷出的水柱将一玩具铁盒稳定地悬停在相对于喷口高度为h的空中,如图所示。为计算方便起见,假设水柱从横截面积为S的喷口持续以恒定的速度v0竖直向上喷出;铁盒底部为平板(面积略大于S);水柱冲击到玩具底板后,在竖直方向水的速度变为零,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水枪单位时间喷出的水的质量;
(2)玩具铁盒的质量M。

(1)水枪单位时间喷出的水的质量;
(2)玩具铁盒的质量M。
5.实验题- (共2题)
14.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后端连着纸带,纸带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左右移动垫在长木板右下方的薄木片,使小车A牵着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A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在一起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

(1)实验获得的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A为运动的起点.应选_____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应选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BC”、“CD”或“DE“)
(2)若测得小车A的质量 m1=0.4kg,小车B的质量为m2=0.2kg,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 kg•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实验获得的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A为运动的起点.应选_____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应选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BC”、“CD”或“DE“)
(2)若测得小车A的质量 m1=0.4kg,小车B的质量为m2=0.2kg,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 kg•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地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得出关系式________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量是mv的矢量和,上式中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出一项).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地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得出关系式________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量是mv的矢量和,上式中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出一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