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九次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155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7

1.单选题(共6题)

1.
我们在中学阶段的物理知识中,接触并学习了很多思想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思想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两个(或多个)物理量通过比值的方法去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即为比值定义法。电动势,电容,匀强电场的场强等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B.理想化模型是对实际问题的理想化处理,即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物理学学习中懂得忽略什么跟懂得重视什么同等重要,质点、点电荷、位移等均是理想化模型
C.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该定义应用了赋值的思想方法
D.分力、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2.
如图a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竖直线MN的左方受到水平恒力F1作用,在MN的右方除受F1外还受到与F1在同一直线上,的水平恒力F2作用。现小球由A点静止开始运动,小球运动的v-t图象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的大小为
B.小球在MN的右方加速速度大小为
C.小球在MN右方运动的时间段为t4- t2
D.小球在0-t4这段时间内的最大位移为v1 t2
3.
一个质量为m的运动物体共受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则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
A.B.C.D.0
4.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长直木板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置于长本板的中央,己知长木板和物块的质量均为m,物块与长未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且随时间均匀增大的拉力F,则
A.长木板的加速度随F线性增加
B.小物块的加速度随F线性增加
C.当F>μmg时,物块相对长木板滑动
D.当F>l.4μmg时,物块相对长木板滑动
5.
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AB、BC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53°、37°。质量分别为2m、m的两滑块P、Q,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轻质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滑块P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3,其他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sm53°="0.8" sm37°="0.6" ,滑块运动的过程中

A. Q动能的增加量等于轻绳对Q做的功
B. Q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P机械能的减少量
C. P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摩擦产生的热量
D. 两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5
6.
一个带正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绝缘的斜面轨道的A点由静止下滑,小球恰能通过半径为R的竖直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而做圆周运动。现在竖直方向上的加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若仍从A点由静止释放该小球,则(    )
A.小球仍恰好能过B点
B.小球不能过B点
C.小球通过B点,且在B点与轨道之间的压力不为0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选择题(共2题)

7.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8.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3.多选题(共3题)

9.
溜索是一中古老的渡河工具,现已演变为游乐项目,如图所示,滑轮、保险、绳索与人体连接,粗钢索两端连接在固定桩上。人从高处平台的A点出发,借助几十米的落差,沿钢索顺势而下,滑过最低点C,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人滑到C点时速度最大
B.人从A滑到C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C.钢索对右侧固定桩的拉力等于左侧固定桩的拉力
D.人滑到C点时的加速度方向斜向右上方
10.
(多选)如图所示,AOB为一边界为四分之一圆的匀强磁场,O点为圆心,D点为边界OB的中点,C点为边界上一点,且CD//AO.现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场(不计粒子重力).其中粒子1从A点正对图心射入,恰从B点射出,粒子2从C点沿CD射入,从某点离开磁场,则可判断
A.粒子2一定在B点射出磁场
B.粒子1与粒子2在磁场中的运行时间之比为3:2
C.粒子2可能在BC之间某点射出磁场
D.粒子1与粒子2的速度偏转角度相同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B.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可以估算出理想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C.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温度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的温度高
D.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
E.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4.填空题(共1题)

12.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A、B、C为介质中的三个质点,此时质点A沿y轴正方向运动。已知该波的频率为50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
C.该时刻质点C沿y轴正方向运动
D.质点A与质点C的振幅都是0.5m
E.以该时刻为计时起点,则质点B的振动方程为y="0.5sin" 100πt(m)

5.解答题(共2题)

13.
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速率为5m/s,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将小煤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的顶端,已知小煤块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时,传送带瞬间停止运动,若小媒块恰好能运动到传送带底端,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煤块从传送带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时间。
(2)小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
14.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着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Q静置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高台边缘,另一质量为m不带电的绝缘小球P以水平初速度向Q运动,小球P、Q正碰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且电荷量不发生转移,已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水平台面距离地面高度,两球均可看做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P、Q两球首次发生弹性碰撞后,小球Q的速度大小,小球Q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2)P、Q两球首次发生弹性碰撞后,经多少时间小球P落地,落地点与平台边缘间的水平距离多大?

6.实验题(共1题)

15.
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甲中A为小车,质量为m1,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P的质量为m2,C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读出测力计不同读数F, 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C.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
D.测力计的读数始终为m2g/2
(2)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图象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