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题)
1.
一质量为M的航天器远离太阳和行星,正以速度v0在太空中飞行,某一时刻航天器接到加速的指令后,发动机瞬间向后喷出质量为m的气体,气体向后喷出的速度大小为v1,加速后航天器的速度大小v2等于(v0、v1、v2均为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 )
A.![]() | B.![]() |
C.![]() | D.![]() |
2.
如图所示,一沙袋用轻细绳悬于O点.开始时沙袋处于静止,此后用弹丸以水平速度击中沙袋后均未穿出,第一粒弹丸的速度为v1,打入沙袋后二者共同摆动的最大摆角为30°,当其第一次返回图示位置时,第二粒弹丸以水平速度v2又击中沙袋.使沙袋向右摆动且最大摆角仍为30°,若弹丸质量是沙袋质量的1/40倍,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v1=v2 |
B.v1∶v2=41∶42 |
C.v1∶v2=42∶41 |
D.v1∶v2=41∶83 |
2.选择题- (共2题)
3.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A,B,C三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把电荷量q=﹣2×10﹣10C的点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4.8×10﹣8J,再由B点移到C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4.8×10﹣8J,取B点的电势为零,求A,C两点的电势及场强的方向.
4.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A,B,C三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把电荷量q=﹣2×10﹣10C的点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4.8×10﹣8J,再由B点移到C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4.8×10﹣8J,取B点的电势为零,求A,C两点的电势及场强的方向.
3.多选题- (共2题)
5.
如图所示,1和2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两物块间的距离为17m,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 2kg、m2=3kg。现令它们分别以初速度v1=10m/s和v2= 2m/s相向运动,经过时间2s,两物块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块相碰时各自的位移大小之比为5:1 |
B.两物块碰后的共同速度为2.8 m/s |
C.两物块在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为21.6J |
D.小物块1从开始到停止运动总的位移大小为17.44m |
6.
如图,固定的光滑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刚着地过程中两物块( )


A.速率的变化量不同 |
B.运动时间不同 |
C.重力势能变化量不同 |
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
4.实验题- (共2题)
7.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甲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把被碰小球m2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4)经测定, m1=45.0g,m2=75.0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碰撞前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______________;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P2'=11: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
为___________.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甲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把被碰小球m2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4)经测定, m1=45.0g,m2=75.0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碰撞前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______________;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P2'=11: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