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6982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5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初始时刻小球静止于P点,第一次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P点缓慢地移动到Q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张力大小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A.拉力F先增大后减小
B.轻绳的张力逐渐减小
C.最终水平拉力,绳子拉力
D.整个过程中,水平拉力F所做的功为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某力做的功越多,则该力的功率就越大
B.如果取时间t非常小时,表示的就是瞬时功率
C.当汽车输出功率P一定时,增大牵引力就会增大速度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则速度越大
3.
火箭发射卫星时从地面加速升空,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大
B.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
C.合力做正功,动能增大
D.合力做负功,动能减小
4.
如图所示, A、B两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用轻弹簧相连接,A球的质量小于B球的质量。若用锤子敲击A球使A得到的速度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长度为 ;若用锤子敲击B球使B得到的速度,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长度为,则,与的大小关系为( )
A.>B.<C.= D.不能确定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带有光滑弧形的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圆弧底部切线是水平的。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由静止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关于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以及小球到达底端的速度v,判断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B.在水平方向上动量不守恒,
C.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D.在水平方向上动量不守恒,

2.选择题(共2题)

6.从①甲烷  ②二氧化碳  ③氧气  ④氮气  ⑤氯化钠  ⑥硝酸钾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blank#}1{#/blank#}   b、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blank#}2{#/blank#}

c、能燃烧的气体是{#blank#}3{#/blank#}   d、属于复合肥的是{#blank#}4{#/blank#}

7.已知函数 {#mathml#}f(x)=mx21{#/mathml#} ,且 {#mathml#}f(1)=2{#/mathml#} ,则m的值为{#blank#}1{#/blank#}

3.多选题(共3题)

8.
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连接,把滑块放在光滑斜面上的A点,此时弹簧恰好水平,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到达位于O点正下方的C点,当滑块运动到B点时弹簧与斜面垂直,运动到C点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已知OC的距离为L,斜面倾角为θ=30°,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
A.滑块的加速度一直减小
B.滑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一定最大
C.滑块经过C点的速度大于
D.滑块的加速度大小等于的位置一共有三处
9.
如图甲,长木板A静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 ="1" kg的物块Bv0=3m/s的速度滑上A的左端,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取g ="10" m/s²,由此可得(    )

A. A的质量mA ="1" kg
B.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 木板A的长度至少为2 m
D. 0~2 s内,A、B系统机械能的损失为3 J
10.
如图所示,与轻弹簧相连的物体A停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跟与A相连的轻弹簧相碰.在B跟弹簧相碰后,对于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压缩量最大时,AB的速度相同
B.弹簧压缩量最大时,AB的动能之和最小
C.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不断减小
D.物体A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

4.解答题(共4题)

11.
如图所示,水平轨道与半径为的竖直半圆形轨道相切于点,质量为两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原来静止于水平轨道上,其中小滑块与一轻弹簧相连.某一瞬间给小滑块一冲量使其获得的初速度向右冲向小滑块,与碰撞后弹簧不与相粘连,且小滑块在到达点之前已经和弹簧分离,不计一切摩擦,求:

在碰撞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小滑块经过圆形轨道的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通过计算说明小滑块能否到达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12.
用轻质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2kg的A、B两物块都以v=6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4kg的物块C静止于前方,如图所示,B与C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运动,求:

①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块A的速度多大?
②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
13.
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的末端有一垂直于斜面的弹性挡板c,滑块与挡板c相碰后的速率等于碰前的速率,斜面上铺了一层特殊物质,该物质在滑块上滑时对滑块不产生摩擦力,下滑时对滑块有摩擦且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现有一质量为M=0.9kg的滑块沿斜面上滑,到达最高点b时的速度恰好为零,此时恰好与从a点水平抛出的质量为m=0.1kg的小球在沿斜面方向上发生弹性碰撞,且滑块与弹性挡板c碰后恰好反弹回到b点。已知a点和b点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2.4m,h=0.6m(取g=10m/s2)。求:

(1)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2)斜面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3)从与小球碰撞到最后停止,滑块在斜面上通过的总路程。
14.
将一轻质弹簧竖直地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上端拴接一质量为mB="3" kg的平板,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平板正上方h1="5" cm处将一质量为mA="1" kg的物块A无初速度释放,物块A与平板碰后合为一体,平板用t="0.2" s的时间到达最低点,且下降的高度为h2="5" cm,再经过一段时间平板返回到出发点,整个过程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以内,重力加速度g="10" m/s2。空气阻力不计,求:

(1)上述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多少?
(2)物块A与平板由碰撞结束到平板返回到出发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冲量应为多大?

5.实验题(共2题)

15.
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弹簧的压缩量△x
 
E.弹簧原长l0
(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k,得Ek=  
(3)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x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不变。m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不变,h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b)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k的表达式可知,Ep与△x 次方成正比。
16.
在学校开展的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同学为了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他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他在长木板右端垫着薄木片平衡摩擦力后,再在小车A后面连上纸带,前端粘有强力双面胶,然后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长木板下端时与原来静止的小车B发生碰撞并粘合在一起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

(1)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每间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测得各计数点间的距离标在纸带上(如图乙所示),A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碰撞前的速度。应选_____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BC”、“CD”或“DE”)。
(2)小车A的质量为m1,小车B的质量为m2,则碰撞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P1=_________,碰撞后两小车的总动量P2=__________。(用m1、m2、x1、x2、x3、x4和f表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