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分别受到恒定外力F1、F2的作用,设它们从静止开始,要使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物体动能的增加量相同,则F1、F2应满足的关系是( )
A.F1︰F2=m1︰m2 | B.F1︰F2=m2︰m1 |
C.F1︰F2= ![]() | D.F1︰F2= ![]() |
3.
下面各个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用一细绳吊着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上下运动过程中,以物体和地球组成系统 |
B.物体从高处以0.9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 |
C.铅球运动员抛出的铅球从抛出到落地前的运动 |
D.拉着一个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 |
4.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反映了一个重要事实:如果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小球一但沿斜面A滚落,必将准确地终止于斜面B上同它开始点相同高度处,绝不会更高一点或更低一点,这说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这个“东西”是()


A.弹力 | B.速度 | C.加速度 | D.能量 |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细线长L,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线的拉力为F,小球作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周期为T,在T/2时间内质点所受合力的冲量为( )


A.![]() | B.![]() | C.2mωLsinθ | D.2mωL |
6.
力F作用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经过时间t,物体的速度从v1增加到v2。如果力F作用在质量为m/2的物体上,物体的初速度仍为v1,F的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则经过相同的时间t,该物体的末动量大小为( )
A.m(v2-v1)/2 | B.2m(2v2-v1) |
C.m(2v2-v1) | D.m(2v2-v1)/2 |
7.
一炮艇在湖面上匀速行驶,突然从船头和船尾同时向前和向后各发射一发炮弹,设两炮弹的质量相同,相对于地的速率相同,牵引力、阻力均不变,则船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动量不变,速度增大 | B.动量变小,速度不变 |
C.动量增大,速度增大 | D.动量增大,速度减小 |
8.
如图所示,物体A、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且mA>mB,现用大小相等的两个力F和F′分别作用在A和B上,使A、B沿一条直线相向运动,然后又先后撤去这两个力,使这两个力对物体做的功相同,接着两物体碰撞并合为一体后,它们( )

A. 可能停止运动
B. 一定向右运动
C. 可能向左运动
D. 仍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确定

A. 可能停止运动
B. 一定向右运动
C. 可能向左运动
D. 仍运动,但运动方向不能确定
2.选择题- (共5题)
12.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为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
②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独立开展政治斗争的新阶段,工人运动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同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一同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④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其直接理论来源
13.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为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
②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独立开展政治斗争的新阶段,工人运动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同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一同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④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其直接理论来源
3.多选题- (共4题)
14.
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
和
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B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

A. 在
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且弹簧都处于伸长状态
B. 从到
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
C.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1∶2
D. 在
时刻A与B的动能之比为



A. 在

B. 从到

C.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D. 在


15.
如图所示,将一轻弹簧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底端,现用一质量为m的物体将弹簧压缩锁定在A点,解除锁定后,物体将沿斜面上滑,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能到达的最高点B距A点的竖直高度为h,物体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
B.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mgh |
C.物体的最大动能等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
D.物体最终静止在B点 |
17.
质量都为m的小球a、b、c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与另外三个质量都为M的静止小球相碰后,a球被反向弹回,b球与被碰球粘合在一起仍沿原方向运动,c球碰后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一定小于M |
B.m可能等于M |
C.b球与质量为M的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大 |
D.c球与质量为M的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大 |
4.解答题- (共3题)
18.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B=6kg的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质量MA=6kg停在B的左端.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用长为l=0.8m的轻绳悬挂在固定点O上.将轻绳拉直至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在最低点与A发生碰撞后反弹,反弹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0.2m.木块与小球可视为质点,A、B达到共同速度后A还在木板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
.

(1)球和物块A碰后瞬间A物块的速度大小.
(2)A、B组成的系统因摩擦损失的总的机械能.


(1)球和物块A碰后瞬间A物块的速度大小.
(2)A、B组成的系统因摩擦损失的总的机械能.
19.
如图所示,半径为r,质量不计的圆盘盘面与地面互相垂直.圆心处有一个垂直于盘面的光滑水平固定轴O,在盘的最边缘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在O点的正下方离O点r/2处固定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现放开盘让其自由转动,问:

(1)当A球转到最低点时,两小球的重力势能之和减少了多少?
(2)A球转到最低点时的线速度是多少?
(3)在转动过程中半径OA向左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是多少?

(1)当A球转到最低点时,两小球的重力势能之和减少了多少?
(2)A球转到最低点时的线速度是多少?
(3)在转动过程中半径OA向左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是多少?
20.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记载,A、B两个玻璃球相碰,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15∶16.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B对A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A对B的速度.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2m的玻璃球A以速度v0碰撞质量为m的静止玻璃球B,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A、B的速度大小.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