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2.
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A质点的图象为直线,B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C、D坐标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相遇一次
B. t1~t2时间段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大于A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
C. 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1~t2时间内的中间时刻
D. A在B前面且离B最远时,B的位移为

A. A、B相遇一次
B. t1~t2时间段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大于A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
C. 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1~t2时间内的中间时刻
D. A在B前面且离B最远时,B的位移为

3.
如图,直线
和曲线
分别是在平行的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和
的速度一时间(
)图线,在
时刻两车刚好在同一位置(并排行驶),在
到
这段时间内










A.在![]() | B.在![]() |
C.![]() | D.![]() |
4.
两根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a、b串联在一起,a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弹簧的P端缓慢向右拉动弹簧,当水平外力的大小为F时,b弹簧的伸长量为L,则此时


A.a弹簧产生的弹力为![]() |
B.a弹簧的伸长量为![]() |
C.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 |
D.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 |
5.
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


A.M有可能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 |
B.M到达传送带底端的时间将会变长 |
C.M最终将沿传送带向上运动 |
D.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
6.
物体在恒定的合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在Δt1时间内速度由0增大到v,在Δt2时间内速度由v增大到2v,设F在Δt1内做的功是W1,冲量大小是I1;F在Δt2内做的功是W2,冲量大小是I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I1=I2,3W1=W2 | B.I1<I2,W1<W2 | C.I1=I2,W1=W2 | D.I1<I2,W1=W2 |
7.
如图所示,带活塞(活塞气密性能良好)的容器底部有一定质量的水,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水面上方水的蒸汽已经饱和。现保持温度不变,缓慢上提活塞,重新达到动态平衡后,容器底部仍有水,则重新达到动态平衡后( )


A.液面上方的水蒸气从饱和变成未饱和 |
B.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增大,密度减小 |
C.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减小,压强减小 |
D.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分子数增加,压强不变 |
2.多选题- (共5题)
8.
下列对于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点火后即将上升的火箭,因火箭还没有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
B.汽车匀速率通过一座拱桥,因为汽车做的是曲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不为零 |
C.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
D.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
9.
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
,其中
和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
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
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 若
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大
C. 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D. 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A. 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 若

C. 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D. 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10.
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合适的图像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温,其温度必低于起始温度 |
B.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起始体积 |
C.先等容升温,再等压压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 |
D.先等容加热,再绝热压缩,其内能必大于起始内能 |
11.
如图所示,横轴r表示两分子间距,纵轴F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或斥力的大小,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或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该点横坐标为r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 |
B.在r<r0区间,随两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
C.r=r0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
D.当分子间距从r0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
1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bc气体体积增大,过程ca气体体积减小 |
B.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 |
C.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 |
D.b和c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 |
3.填空题- (共1题)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两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E.任何热机都不可能将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A.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油酸分子的直径等于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 |
B.已知某种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不能估算出单个气体分子的体积 |
C.甲、乙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气体,已知甲、乙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且p1<p2,由此可推知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更低 |
D.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 |
4.解答题- (共4题)
14.
如图所示,A、B两物块边长均为L=1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h=20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v0=40m/s,g取10m/s2。

(1)梳理已知条件,利用恰当的表达式表示出A、B两物块的位移,再由几何关系求出A、B两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经过多长时间;
(2)求出A、B两物块从开始相遇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1)梳理已知条件,利用恰当的表达式表示出A、B两物块的位移,再由几何关系求出A、B两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经过多长时间;
(2)求出A、B两物块从开始相遇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15.
如图所示,质量M=80kg、长L=12m的平板静置于光滑的水平冰面上,质量m=40kg的小军从平板的左端静止开始向右走动。已知小军走到平板正中间时的速度v0=2m/s,求:

(1)小军从平板的左端走到平板正中间的过程中,小军对平板摩擦力的冲量I;
(2)小军从平板的左端走到右端的过程中,平板后退的位移大小l。

(1)小军从平板的左端走到平板正中间的过程中,小军对平板摩擦力的冲量I;
(2)小军从平板的左端走到右端的过程中,平板后退的位移大小l。
16.
如图所示,在长为L=2m,质量m=2kg的平板小车的左端放有一质量为M=3kg的铁块,两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开始时,小车和铁块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0=3m/s的速度向右运动,之后小车与墙壁发生正碰。设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撞时间极短。求:

(1)小车第一次碰撞后,小车右端与墙之间的最大距离d1是多少?
(2)小车第二次碰撞后,小车右端与墙之间的最大距离d2是多少?
(3)铁块最终距小车左端多远?

(1)小车第一次碰撞后,小车右端与墙之间的最大距离d1是多少?
(2)小车第二次碰撞后,小车右端与墙之间的最大距离d2是多少?
(3)铁块最终距小车左端多远?
17.
如图所示,一下粗上细且上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管内用一部分水银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上管足够长,粗、细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1=2cm2,S2=1cm2,粗、细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分别为h1=h2=2cm,封闭气体长度L=22cm。大气压强为p0=76cmHg,气体初始温度t1=57℃。

(i)将气体温度缓慢升高至多少K时,所有水银会全部挤入细管内?
(ii)求温度升高至T3=492K时,液柱下端距离玻璃管底部的高度h。

(i)将气体温度缓慢升高至多少K时,所有水银会全部挤入细管内?
(ii)求温度升高至T3=492K时,液柱下端距离玻璃管底部的高度h。
5.实验题- (共2题)
18.
为研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得到如下纸带。已知,打下“0”号点前,小车已经开始运动,且打出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请根据纸带上标注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该同学判断s3与s4的比值应当约为5:7,这个判断将与实测结果________(填“相符”或“不符”)
(2)打下“3”号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
(3)若s1至s6这六个数据均可利用,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
(4)若因纸带污损,只剩s2与s5这两个数据可以利用,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
(5)现用字母“a”来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利用(2)问的结果,打下“0”号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___;
(6)若在“5”号点与“6”号点连线上出现墨迹P如图所示,为测出墨迹经过振针所在位置时小车的速度,你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该同学判断s3与s4的比值应当约为5:7,这个判断将与实测结果________(填“相符”或“不符”)
(2)打下“3”号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
(3)若s1至s6这六个数据均可利用,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
(4)若因纸带污损,只剩s2与s5这两个数据可以利用,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
(5)现用字母“a”来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利用(2)问的结果,打下“0”号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___;
(6)若在“5”号点与“6”号点连线上出现墨迹P如图所示,为测出墨迹经过振针所在位置时小车的速度,你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