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6943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9

1.单选题(共4题)

1.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14原子核,它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如图所示,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为
A.B.
C.D.
2.
关于理想气体的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理想气体是一种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理想气体的存在是一种人为规定,它是一种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增大,其温度一定升高
D.氦是液化温度最低的气体,任何情况下均可当做理想气体
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1V1T1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2V2T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 =P2 ,V1 =2V2T1 =0.5T2
B.P1 =P2 ,V1 =0.5V2T1 =2T2
C.P1 =2P2 ,V1 =2V2,T1 =2T2
D.P1 =2P2 V1 =V2T1 =2T2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它跟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以及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B.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较大
D.当气体分子热运动变得剧烈时,压强必变大

2.选择题(共5题)

5.一位同学种了甲、乙两种树苗各1株,分别观察了9次、10次后,得到树苗高度的数据的茎叶图如图(单位:厘米),则甲乙两种树苗的高度的数据的中位数之和是
6.一位同学种了甲、乙两种树苗各1株,分别观察了9次、10次后,得到树苗高度的数据的茎叶图如图(单位:厘米),则甲乙两种树苗的高度的数据的中位数之和是
7.一位同学种了甲、乙两种树苗各1株,分别观察了9次、10次后,得到树苗高度的数据的茎叶图如图(单位:厘米),则甲乙两种树苗的高度的数据的中位数之和是
8.“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的反映了罗马法的实质是(    )
9.“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的反映了罗马法的实质是(    )

3.多选题(共1题)

10.
如图所示为某一传送装置,与水平面夹角为370,传送带以4m/s的速率顺时针运转。某时刻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的放上一质量为l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传送带上端A与下端B距离为3.5m,则小物块从A到B的过程中(g=l0m/s2,sin37°=0.6,cos37°=0.8)
A.运动的时间为2s
B.小物块对皮带做的总功为0
C.小物块与传送带相对位移为1.5m
D.小物块与皮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为3J

4.解答题(共2题)

11.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0kg和2.0kg的物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两者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物体B与一轻质滑轮相连。现将一根轻绳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离B足够远的位置,另一端跨过轻质滑轮连接在物体A上,轻绳保持水平方向。初始时刻,物体A在水平力F=20N作用下由静止向右运动。求:
(1)轻绳上拉力的大小;
(2)t=2s时滑轮对物体B做功的瞬时功率为多少?
12.
如图所示,让摆球从图中的C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摆到最低点D处,摆线刚好被拉断,小球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由D点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小孔A进入半径R=0.3 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当摆球进入圆轨道立即关闭A孔。已知摆线长L=2 m,θ=60°,小球质量为m=0.5 kg,D点与小孔A的水平距离s=2 m,g取10 m/s2

(1)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大?
(2)要使摆球能进入圆轨道并且不脱离轨道,求摆球与粗糙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的范围。

5.实验题(共1题)

13.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__mm.

(2)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__________(填“”“”或“”)的线性图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