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必修二7.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同步练习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6935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30

1.单选题(共6题)

1.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与小车相连,穿过打点计时器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纸带的左端是与小车相连的
纸带的右端是与小车相连的
利用EFGHIJ这些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小车的速度
利用ABCD这些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小车的速度.
A.B.C.D.
2.
为了计算因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ABCDE五个计数点中应该选用哪个点的速度才符合要求   
A.BB.CC.DD.E
3.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则下列利用此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时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A.利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摩擦阻力的影响
B.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如果画出小车的加速度a随质量M变化的图象不是直线,就可确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C.利用此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应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不需要调整滑轮高度,不用管细线与木板是否平行
4.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的关系图线,即图,如图甲所示,并由此图线直接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图线,即图,如图乙所示,并由此图线也直接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分析,你的评价是  
A.甲的分析比乙科学合理B.乙的分析比甲科学合理
C.甲和乙的分析同样科学合理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科学合理
5.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择纸带上的哪些点进行计算(  )
A. 小车开始运动的点
B. 纸带上远离小车的点
C. 纸带上靠近小车的点
D. 确定小车做匀速运动的点
6.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若画出W-v的图象,应为图中的哪一个

2.选择题(共3题)

7.我国远古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如河姆渡人居住在{#blank#}1{#/blank#}房屋里,半坡人居住在{#blank#}2{#/blank#}房屋里。
8.

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9.

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从2016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宪法宣誓制度,会议决定各组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组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如图为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阅读材料,运用宪法的有关知识回答:

3.多选题(共3题)

10.
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由于本实验中的摩擦力较小,所以没必要平衡摩擦力
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E.实验中要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11.
在“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关系”
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正确的措施是:______(选出所有正确选项)
A.取下钩码,抬高滑板一端,让小车匀速下滑,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中要保持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的质量
C.实验中要保持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要先接通电源,然后释放小车
12.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纸带与小车相连且足够长,由图可知纸带上的间距明显不均匀,右端间距小,左端间距大,下面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左端与小车相连,可能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斜度太大
B.若右端与小车相连,可能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斜度太大
C.若左端与小车相连,可能小车有一定的初速度,实验前忘记平衡摩擦力或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
D.若右端与小车相连,可能小车运动前忘记或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

4.实验题(共3题)

13.
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数根相同的橡皮条和打点计时器,来探究橡皮条做功与小车获得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数据如表所示,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橡皮条数
速度
速度的平方
1


2


3


4


 
A. 利用改变橡皮条的根数来改变做功的大小,使做功数值倍数增加
B. 每次改变橡皮条的根数,必须将小车拉到相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C. 从表格 A 列和 B 列对比,可以判断橡皮筋做功与小车速度成正比例关系
D. 从表格 A 列和 C 列对比,可以判断橡皮筋做功与小车速度平方成正比例关系
14.
(题文)如图所示,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橡皮筋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皮筋做的功可以直接测量
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C.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
D.把橡皮筋拉伸为原来的两倍,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15.
图甲中所示的装置可用来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倾角为θ的斜面体固定在实验台上,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体的底端O点,将小球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d依次为5cm、10cm、15cm、20cm、25cm、3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钢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钢球的直径D=    cm
(2)该实验    (选填“需要”或者“不需要”)测量小球质量;小球通过光电门经历的时间为△t,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   (填字母),不考虑误差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说,该结果    (选填“<”,“>”或“=”)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3)为了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依次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d/×10﹣2m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v/(m•s﹣1
0.69
0.98
1.20
1.39
1.55
1.70
v2/(m•s﹣12
0.48
0.97
1.43
1.92
2.41
2.86
/(m•s﹣1
0.83
0.99
1.10
1.18
1.24
1.30
 
从表格中数据分析能够得到关于“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结论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