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如图所示,两根细绳拴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当它们不带电时,上、下两根细绳中的拉力分别为FA、FB,现在使A、B带同种电荷,此时上、下细绳中的拉力分别为FA'、FB',则( )


A.FA'=FA,FB'>FB |
B.FA'=FA,FB'<FB |
C.FA'<FA,FB'>FB |
D.FA'>FA,FB'<FB |
2.
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水平匀强电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初速度V0的带电微粒,沿图中虚线由A运动至B,其能量变化情况是(重力不能忽略):()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增加 |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
4.
如图所示,一质子沿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由A→O→B匀速运动,质子重力不计,则质子除受电场力外,所受的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是( )


A.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左 |
B.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右 |
C.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左 |
D.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右 |
6.
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为零,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
B.电荷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小 |
C.根据公式U=Ed可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距离越大,电势差就越大 |
D.正电荷从电势高的点运动到电势低的点,电势能一定减小 |
2.选择题- (共2题)
7.美国发射的“勇气”号火星登陆器于太平洋时间2004年1月3日20时35分(北京时间2004年1月4日12时35分)成功登陆火星表面;欧洲宇航局也计划于2014年10月把“菲勒”号登陆器送至彗星表面进行实地探测。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完成1题。
1.从地理角度来看,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彗星表面,这表明人造天体能够离开 ( )
1.从地理角度来看,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彗星表面,这表明人造天体能够离开 ( )
8.美国发射的“勇气”号火星登陆器于太平洋时间2004年1月3日20时35分(北京时间2004年1月4日12时35分)成功登陆火星表面;欧洲宇航局也计划于2014年10月把“菲勒”号登陆器送至彗星表面进行实地探测。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完成1题。
1.从地理角度来看,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彗星表面,这表明人造天体能够离开 ( )
1.从地理角度来看,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彗星表面,这表明人造天体能够离开 ( )
3.多选题- (共2题)
9.
一个带电小球在从空中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3 J,电场力做功1 J,克服空气阻力做功0.5 J,则小球( )
A.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的重力势能大3 J |
B.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的动能小3.5 J |
C.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小1 J |
D.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的机械能小0.5 J |
10.
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粒子从电场中的A点无初速度释放,不计重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一定做加速直线运动 |
B.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一定逐渐增大 |
C.带电粒子的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
D.带电粒子的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
4.解答题- (共2题)
11.
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一个质量为m=5×10-6 kg的带电粒子,以v0=2 m/s的水平速度从两板正中位置射入电场,如图所示,A、B两板间距离为d=4 cm,板长l=10 cm。(g取10 m/s2)

(1)当A、B间的电压为UAB=1 000 V时,粒子恰好不偏转,沿图中直线射出电场,求该粒子的电荷量和电性。
(2)使B板接地,欲使该粒子射出偏转电场,求A板所加电势的范围。

(1)当A、B间的电压为UAB=1 000 V时,粒子恰好不偏转,沿图中直线射出电场,求该粒子的电荷量和电性。
(2)使B板接地,欲使该粒子射出偏转电场,求A板所加电势的范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