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
C.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冲淡重力”,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
D.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
2.
如图所示,左侧是倾角为 60°的斜面、右侧是
圆弧面的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面底端的切线水平,一根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小球的轻绳跨过其顶点上的小滑轮.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连接m2小球的轻绳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不计一切摩擦,两小球可视为质点.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1∶m2等于( )



A.1∶1 | B.3∶2 | C.2∶3 | D.3∶4 |
3.
如图所示,一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保持静止,斜劈上有一物块,甲图中,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乙图中,对该物块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推力F2使其加速下滑,丙图中,对该物块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推力F3使其减速下滑;三种情况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f3=0 |
B.f3 ≠0, 且f3向左 |
C.f1、f2向右,且f1=f2 |
D.f2和f3方向相反 |
4.
如图甲所示,当A、B两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时,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A的左端,使A、B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 ,A、B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N1.如图乙所示,当A、B两物块放在固定光滑斜面上时,此时在恒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A、B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N2,则有关a1、a2和N1、N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a1>a2 , N1>N2 B. a1>a2 , N1<N2
C. a1>a2 , N1=N2 D. a1=a2 , N1=N2


A. a1>a2 , N1>N2 B. a1>a2 , N1<N2
C. a1>a2 , N1=N2 D. a1=a2 , N1=N2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1=2 kg的物体A经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质量为M=5 kg的箱子B相连,箱子底板上放一质量为m2=1 kg的物体C,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一切阻力,在箱子加速下落的过程中,取g=10 m/s2,下列正确的是( )


A.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80 N |
B.物体A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
C.物体A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大小为20 m/s2 |
D.物体C处于失重状态,对箱子的压力大小为5 N |
6.
在欢庆节日的时候,人们会在夜晚燃放美丽的焰火.按照设计,某种型号的装有焰火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4s末到达离地面100m的最高点时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竖直射出时的初速度是v0,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k倍,那么v0和k分别等于(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
A.25m/s , 0.25 | B.50m/s , 0.25 | C.25m/s , 1.25 | D.50m/s , 1.25 |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如果长木板是固定的,物块恰好停在木板的右端,如果长木板不固定,则物块冲上木板后在木板上最多能滑行的距离为( )


A.L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4题)
8.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0 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
B.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
9.
如图所示,A是一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
,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为α=30°的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向A中缓慢地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 )



A.绳子拉力大小不变,恒等于![]() |
B.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
C.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
D.A所受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
10.
如图所示,物体从倾斜的传送带的顶端由静止下滑,当传送带静止时,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1,下滑到传送带的底端所用的时间为t1,到底端时的速度为v1,物体与传送带摩擦生热量为Q1;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2,下滑到传送带的底端所用的时间为t2,到底端时的速度为v2,物体与传送带因摩擦生热量为Q2 ,则( )


A.a1 >a2 | B.t1 <t2 | C.v1 = v2 | D.Q1 <Q2 |
11.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固定的斜面B上,若在A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若A原来是静止的,则施加力F后 A仍保持静止 |
B.若A原来是匀速下滑的,则施加力F后A仍匀速下滑 |
C.若A原来是加速下滑的,则施加力F后A的加速度将增大 |
D.若A原来是加速下滑的,则施加力F后A的加速度不变 |
3.填空题- (共2题)
12.
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波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1.5"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P是平衡位置为x="2" m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E、0~2 s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

A.波速为0.5 m/s |
B.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
C.0~2 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 cm |
D.当t="7" s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E.第二类永动机是不能制造出来的,尽管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它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A.橡胶无固定熔点,是非晶体 |
B.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其温度一定升高 |
C.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
4.解答题- (共1题)
14.
如图所示,质量M=4 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6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2 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1 kg的小物块,并保持力F不变,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g取10 m/s2),求

(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3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3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5.实验题- (共2题)
15.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填“F”或“F’”)
(2)本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填“F”或“F’”)
(2)本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必须取90° |
16.
如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 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砝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
(1)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______
①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②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③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④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⑤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2)下图是甲同学某次实验所打出的一条纸带,若交流电的频率为f,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1、s2、s3、s4 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乙同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4)丙同学通过给小车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据,画出
图线后,发现:当
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于是,该同学后来又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地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那么,该同学的修正方案可能是 (_____________)
A.改画a与
的关系图线 B.改画a与(M+m)的关系图线
C.改画 a与
的关系图线 D.改画a与
的关系图线
(5)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完成后,同学们又打算测出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于是先取掉了长木板右端垫的小木块,使得长木板平放在了实验桌上,并把长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在砝码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后,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并在保证小车的质量M、砝码(连同砝码盘)的质量m不变的情况下,多次进行实验打出了多条纸带,分别利用打出的多条纸带计算出了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并求出平均加速度
,则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___。(用m、M、
、g表示)

(1)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______
①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②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③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④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⑤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2)下图是甲同学某次实验所打出的一条纸带,若交流电的频率为f,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1、s2、s3、s4 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乙同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4)丙同学通过给小车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据,画出


A.改画a与

C.改画 a与


(5)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完成后,同学们又打算测出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于是先取掉了长木板右端垫的小木块,使得长木板平放在了实验桌上,并把长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在砝码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后,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并在保证小车的质量M、砝码(连同砝码盘)的质量m不变的情况下,多次进行实验打出了多条纸带,分别利用打出的多条纸带计算出了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并求出平均加速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