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如图所示,对下列插图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右上方的路牌所标的“50”因为车辆通行的平均速度 |
B.由图乙可推出所有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均在其几何中心处 |
C.图丙中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说明其具有惯性 |
D.图丁中电梯向上制动时体重计的读数变小说明人所受重力减小 |
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甲比乙早出发时间
③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
④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①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甲比乙早出发时间

③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
3.
如图所示,三个图象表示A、B、C、D、E、F六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相等的物体是B、D
B. 合力为零的物体是A、C、E
C. 合力是恒力的物体是D、F
D. 合力是变力的物体是F

A. 速度相等的物体是B、D
B. 合力为零的物体是A、C、E
C. 合力是恒力的物体是D、F
D. 合力是变力的物体是F
4.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和路程 |
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
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
D.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
5.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m的箱子A和物体B,用轻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θ=30°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向A中缓慢的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


A.绳子拉力逐渐增大 |
B.A对斜面的压力保持不变 |
C.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
D.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
6.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沙袋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支架上,一练功队员用垂直于绳的力将沙袋缓慢拉起使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0°,且绳绷紧,则练功队员对沙袋施加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B.
mg
C.
mg
D.
mg

A.

B.

C.

D.

7.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人所用绳子相同,甲拉住绳子悬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乙拉住绷紧绳子的中点把绳子拉断了,则 ( )

A. 绳子对甲的拉力小于甲的重力
B. 绳子对甲的拉力大于甲对绳子的拉力
C. 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上的拉力一定小于乙的重力
D. 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上的拉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

A. 绳子对甲的拉力小于甲的重力
B. 绳子对甲的拉力大于甲对绳子的拉力
C. 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上的拉力一定小于乙的重力
D. 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上的拉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
8.
如图(a),用一水平外力F推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据图(b)可知( )


A.物体的质量m=2 kg |
B.斜面的倾角θ=37° |
C.加速度为6 m/s2时物体的速度v=18 m/s |
D.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水平外力Fmin=12 N |
9.
起重机以0.5 m/s2的加速度将质量为1 000 kg的货物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向上提升,g取10 m/s2,则在1 s内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是( )
A. 125 J B. 2625 J C. 2500 J D. 2375 J
A. 125 J B. 2625 J C. 2500 J D. 2375 J
10.
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下滑,关于重力做功的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不变,重力做功的功率也不变
B. 重力做功的功率在下滑过程中不断减小
C. 重力做功的功率等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
D. 重力做功的功率小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
A. 重力不变,重力做功的功率也不变
B. 重力做功的功率在下滑过程中不断减小
C. 重力做功的功率等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
D. 重力做功的功率小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
2.多选题- (共3题)
11.
如图所示,物块a、b的质量均为m,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g |
B.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 |
C.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 |
D.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2mg |
12.
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为2m,g取10 m/s2,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1m/s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处取行李,则( )


A.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处 |
B.乘客提前0.5s到达B处 |
C.行李提前0.5s到达B处 |
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 s才能到达B处 |
13.
如图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质量为m=1kg的小球,现在将小球与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弹簧被拉长到B处(在弹性限度内),轻绳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刚好与水平面接触但没有压力,剪断轻绳后,小球向左最远可以运动到A处,已知小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g=10m/s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B. 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C. 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D. 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A. 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B. 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C. 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D. 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3.解答题- (共3题)
14.
如图所示,某同学测出一棵苹果树树干部分的高度约为1.6m,一个苹果从树冠顶端的树梢上由于受到扰动而自由下落,该同学测出苹果经过树干所用的时间为0.2s,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
(1)苹果树树冠部分的高度约为多少?
(2)苹果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大?

(1)苹果树树冠部分的高度约为多少?
(2)苹果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大?
15.
如图所示,一质量
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另一质量
的小滑块,以
的速度从长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板
已知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问:

(1)经过多少时间小滑块与长木板速度相等?
(2)从小滑块滑上长木板,到小滑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小滑块运动的距离为多少?
滑块始终没有滑离长木板







(1)经过多少时间小滑块与长木板速度相等?
(2)从小滑块滑上长木板,到小滑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小滑块运动的距离为多少?


16.
滑板运动是一项陆地上的“冲浪运动”,如图甲所示,OAB是同一竖直平面上的滑行轨道,其中OA段是长27 m的水平轨道,AB段是倾角θ=37°足够长的斜直轨道,OA与AB在A点平滑连接.已知滑板及运动员总质量为60 kg,运动员从水平轨道向左滑向斜直轨道,滑到O点开始计时,其后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将滑板及运动员视为质点,滑过拐角时速度大小不变,在水平和斜直轨道上滑板和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取g=10 m/s2,sin37°=0.6,cos37°=0.8,忽略空气阻力)求:

(1)滑板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运动员到达坡底A点时速度大小;
(3)运动员沿坡上滑的最大距离(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滑板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运动员到达坡底A点时速度大小;
(3)运动员沿坡上滑的最大距离(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实验题- (共2题)
17.
某实验小组只用一个弹簧秤进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

(1)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如图,把两根细线中的一条细线与弹簧秤连接,然后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记下秤的示数F1和两细线的方向;
②放回橡皮条后,将弹簧秤连接到另一根细线上,再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并使两条细线位于记录下来的方向上,记下秤的示数F2;
③再次放回橡皮条后,用弹簧秤连接一根细线,__;
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与步骤③比较,得出结论。
(2)图示步骤中,若保持弹簧秤所在一侧细线方向不变,O点位置不变,将右侧细线缓慢移至虚线位置,弹簧秤读数的变化情况是:__。

(1)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如图,把两根细线中的一条细线与弹簧秤连接,然后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记下秤的示数F1和两细线的方向;
②放回橡皮条后,将弹簧秤连接到另一根细线上,再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并使两条细线位于记录下来的方向上,记下秤的示数F2;
③再次放回橡皮条后,用弹簧秤连接一根细线,__;
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与步骤③比较,得出结论。
(2)图示步骤中,若保持弹簧秤所在一侧细线方向不变,O点位置不变,将右侧细线缓慢移至虚线位置,弹簧秤读数的变化情况是:__。
18.
某课外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拉力F不变时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之间的关系.

(1)甲同学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
图象如图2所示,则图线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
A.小车与长木板之间有摩擦
B.没有平衡摩擦力
C.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小于0.02 s
D.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没有一直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2)乙同学利用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测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纸带上的数据如图3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A、B、C、D、E、F、G为计数点,且相邻计数点间均有一个点没有画出,则打点计时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1)甲同学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

A.小车与长木板之间有摩擦
B.没有平衡摩擦力
C.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小于0.02 s
D.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没有一直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2)乙同学利用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测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纸带上的数据如图3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A、B、C、D、E、F、G为计数点,且相邻计数点间均有一个点没有画出,则打点计时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