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6780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5题)

1.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
2.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均把创新作为科技战略的核心。美国推出了《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繁荣》;欧盟出台了《欧洲2020战略》,要把欧盟建设成创新型联盟;日本通过了“”“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俄罗斯发布了《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创新发展战略》;我国强调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均把创新作为科技战略的核心”,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3.2017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这其中蕴含的哲理主要是(    )
4.2017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这其中蕴含的哲理主要是(    )
5.今年1月以来,交通运输部赴十几个不同类型城市深入系统调研,召开了三十余次不同范围的座谈会和专题会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凝聚共识形成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指导意见》指出,鼓励出租汽车行业加快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方便公众乘车。《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管机制,改革监管方式,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提升监管能力;针对非法运营问题,要求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运营行为,加大非法运营惩处力度;明确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预约出租汽车运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对巡游出租汽车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结合材料,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推进出租车改革。

2.单选题(共3题)

6.
粗糙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有两块竖直平行相对而立的金属板AB.板间地面上静止着带正电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两金属板加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时,设直到时刻物块才开始运动,(最大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可认为相等),则:( )
A.在时间内,物块受到逐渐增大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 在时间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B.时刻物块的速度最大
C.时刻物块的速度最大
7.
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使之与盛有沙子的小桶相连,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已知小车的质量为3m,小桶与沙子的总质量为m,小车从静止释放后,在小桶上升竖直高度为h的过程中(   )
A.小桶处于失重状态
B.小桶的最大速度为
C.小车受绳的拉力等于mg
D.小车的最大动能为mgh
8.
经过不懈的努力,法拉第终于在1831年8月29日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他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软铁环上如图示,一个线圈A连接电池与开关,另一线圈B闭合并在其中一段直导线附近平行放置小磁针法拉第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A.当合上开关,A线圈接通电流瞬间,小磁针偏转一下,随即复原
B.只要A线圈中有电流,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
C.A线圈接通后其电流越大,小磁针偏转角度也越大
D.当开关打开,A线圈电流中断瞬间,小磁针会出现与A线圈接通电流瞬间完全相同的偏转

3.多选题(共1题)

9.
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m),预示着它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10min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像(b),则有()
A.(a)图中h3代表本次最大深度,应为360m
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
C.潜水员感到超重发生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
D.整个潜水器在8-10min时间段内机械能守恒

4.解答题(共1题)

10.
天文工作者观测到某行星的半径为R1,自转周期为T1,它有一颗卫星,轨道半径为R2,绕行星公转周期为T2。若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行星的平均密度;
(2)要在此行星的赤道上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近地人造卫星,使其轨道平面与行星的赤道平面重合,且设行星上无气体阻力,则对卫星至少应做多少功?

5.实验题(共1题)

11.
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自制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沿竖直墙面固定一根刻度尺,使刻度尺的零刻度与水平地面重合;在墙上,距离地面L的P点固定一小定滑轮,用一根轻质尼龙丝线绕过定滑轮,两端拴接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A、
A.开始时,将两物体处于相等高度位置,丝线绷直;通过刻度尺,记录A、B两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然后,同时由静止释放A、B物体,较重的A物体竖直下落与地面相碰后静止,较轻的B物体仍向上运动,观察B物体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2.5h,并记录下来
①根据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可计算A、B两物体质量之比   
②用天平测量两物体质量,所得A、B两物体质量之比,与上述①所得数据略有差距,试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