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
2.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均把创新作为科技战略的核心。美国推出了《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繁荣》;欧盟出台了《欧洲2020战略》,要把欧盟建设成创新型联盟;日本通过了“”“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俄罗斯发布了《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创新发展战略》;我国强调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均把创新作为科技战略的核心”,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5.今年1月以来,交通运输部赴十几个不同类型城市深入系统调研,召开了三十余次不同范围的座谈会和专题会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凝聚共识形成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指导意见》指出,鼓励出租汽车行业加快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方便公众乘车。《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管机制,改革监管方式,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提升监管能力;针对非法运营问题,要求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运营行为,加大非法运营惩处力度;明确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预约出租汽车运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对巡游出租汽车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结合材料,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推进出租车改革。
2.单选题- (共3题)
6.
粗糙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有两块竖直平行相对而立的金属板AB.板间地面上静止着带正电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两金属板加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时,设直到
时刻物块才开始运动,(最大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可认为相等),则:( )





A.在![]() B. 在 ![]() |
B.![]() |
C.![]() |
7.
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使之与盛有沙子的小桶相连,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已知小车的质量为3m,小桶与沙子的总质量为m,小车从静止释放后,在小桶上升竖直高度为h的过程中( )


A.小桶处于失重状态 |
B.小桶的最大速度为![]() |
C.小车受绳的拉力等于mg |
D.小车的最大动能为mgh |
8.
经过不懈的努力,法拉第终于在1831年8月29日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他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软铁环上
如图示
,一个线圈A连接电池与开关,另一线圈B闭合并在其中一段直导线附近平行放置小磁针
法拉第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A.当合上开关,A线圈接通电流瞬间,小磁针偏转一下,随即复原 |
B.只要A线圈中有电流,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 |
C.A线圈接通后其电流越大,小磁针偏转角度也越大 |
D.当开关打开,A线圈电流中断瞬间,小磁针会出现与A线圈接通电流瞬间完全相同的偏转 |
3.多选题- (共1题)
9.
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m),预示着它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10min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像(b),则有()


A.(a)图中h3代表本次最大深度,应为360m |
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 |
C.潜水员感到超重发生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 |
D.整个潜水器在8-10min时间段内机械能守恒 |
4.解答题- (共1题)
10.
天文工作者观测到某行星的半径为R1,自转周期为T1,它有一颗卫星,轨道半径为R2,绕行星公转周期为T2。若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行星的平均密度;
(2)要在此行星的赤道上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近地人造卫星,使其轨道平面与行星的赤道平面重合,且设行星上无气体阻力,则对卫星至少应做多少功?
(1)该行星的平均密度;
(2)要在此行星的赤道上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近地人造卫星,使其轨道平面与行星的赤道平面重合,且设行星上无气体阻力,则对卫星至少应做多少功?
5.实验题- (共1题)
11.
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自制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沿竖直墙面固定一根刻度尺,使刻度尺的零刻度与水平地面重合;在墙上,距离地面L的P点固定一小定滑轮,用一根轻质尼龙丝线绕过定滑轮,两端拴接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A、
①根据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可计算A、B两物体质量之比
②用天平测量两物体质量,所得A、B两物体质量之比,与上述①所得数据略有差距,试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
A.开始时,将两物体处于相等高度位置,丝线绷直;通过刻度尺,记录A、B两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然后,同时由静止释放A、B物体,较重的A物体竖直下落与地面相碰后静止,较轻的B物体仍向上运动,观察B物体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2.5h,并记录下来 |

②用天平测量两物体质量,所得A、B两物体质量之比,与上述①所得数据略有差距,试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