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为零,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同一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
C.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 |
D.在地面上发射飞行器,如果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则它将挣脱地球的束缚绕太阳运动 |
2.
跟毛皮磨擦过的胶木棒靠近已带电的验电器时,发现验电器金箔张开的角度变小,由此可以判定( )
A.验电器原来带正电 | B.验电器原来带负电 |
C.验电器所带电荷部分被中和 | D.验电器所带电荷部分跑掉 |
3.
如图,虚线表示某电场的等势面,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运动到B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粒子在A,B点的加速度分别为aA、aB,电势能分别为EPA、E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粒子带负电,aA<aB, EPA<EPB | B.粒子带正电,aA>aB, EPA>EPB |
C.粒子带负电,aA>aB, EPA<EPB | D.粒子带正电,aA<aB, EPA>EPB |
6.
两个可以自由移动的点电荷分别放在A、B两处,如图所示,A处电荷带正电Q1,B处电荷带负电Q2,且Q2= 4Q1,另取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点电荷Q3,放在AB直线上,欲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


A.Q3为负电荷,且放于A左方 |
B.Q3为负电荷,且放于B右方 |
C.Q3为负电荷,且放于AB之间 |
D.Q3为正电荷,且放于B右方 |
7.
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时相互作用力为F,则:
A.电荷量不变距离加倍时,作用力,变为F/2; |
B.其中一个电荷的电荷量和两电荷间距离减半时,作用力为4F; |
C.每个电荷的电荷量和两电荷间距减半时,作用力为4F; |
D.每个电荷的电荷量和两电荷间距都增加相同倍数时,作用力不变。 |
8.
关于点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 ( )
A.足够小的电荷就是点电荷 |
B.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他尺寸的绝对值,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尺寸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能否忽略不计 |
C.点电荷并非理想化的模型 |
D.一个电子,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视为点电荷 |
9.
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若放在P点的检验电荷的电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 |
B.若P点没有检验电荷,则P点的场强为零 |
C.放在P点的检验电荷的电量越大,则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
D.P点的场强方向为带负电的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
2.选择题- (共5题)
13.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是( )
①从今天的知识观念出发,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基本思想与设计,与中国古代经典、史籍中的观念截然不同,与汉代“谏大夫”、“博士”、“议郎”等更是大相径庭。
②他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一孔之见,也像一面镜子,从多个不同侧面让我们看到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思路。
③在教育资源这种公共产品的提供上,政府责无旁贷。经济发展不是目的,民众心智的健全、教育的完备才是长远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
④杜特尔特认定美国以及奥巴马对他无动于衷。对于与西方“拥有共同价值观”的菲律宾政府,美国政府想要使用类似“颜色革命”的手法来推翻,显然不太现实。
⑤BBS摆脱了现实社交中见面就问“您吃了吗”的旧有模式,可以随意地、热情地、多样地与自己感兴趣的ID打招呼,那种新鲜感,让无数人想入非非。
⑥这四个奖学金涵盖了学生在学期间的所有费用,他们认为,这些奖学金都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中国的大学这样做无可厚非。
14.W是由短周期元素X,Y,Z组成的盐.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Y,Z同周期且相邻,但与X不同周期.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3.多选题- (共2题)
16.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B水平放置,上极板A接地,电容器通过滑动变阻器R和电键S与电动势为E的电源相连。现将电键S闭合,位于A、B两板之间的P点的带电粒子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电源内阻可以忽略,则( )

A. B板电势为-E
B. 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带电粒子仍处于静止状态
C. 将B板向上移动,P点电势将不变
D. 将B板向左平移,带电粒子电势能将不变

A. B板电势为-E
B. 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带电粒子仍处于静止状态
C. 将B板向上移动,P点电势将不变
D. 将B板向左平移,带电粒子电势能将不变
4.填空题- (共2题)
17.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发现此定律的科学家是 。(2)在真空中两点电荷,相隔距离为r时的库仑力大小为F,若保持这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不变,当它们距离为0.2r时相互作用力为 F。
18.
如图是某区域电场线的分布图,A、B是电场中的两个点.由图可知,电场强度EA________EB(选填“>”或“<”),将一个点电荷先后放在A、B两点,它所受的电场力FA________FB(选填“>”或“<”).

5.解答题- (共4题)
19.
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往往存在奇妙的相似性.对于氢原子模型,因为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电子质量,可以忽略原子核的运动,形成类似天文学中的恒星-行星系统,记为模型Ⅰ.另一种模型认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并非绕核旋转,而是类似天文学中的双星系统,核外电子和原子核依靠库仑力作用使它们同时绕彼此连线上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记为模型Ⅱ.已知核外电子的质量为m,氢原子核的质量为M,二者相距为r,静电力常量为k,电子和氢原子核的电荷量大小均为e.
(1)模型Ⅰ、Ⅱ中系统的总动能分别用EkⅠ、 EkⅡ表示,请通过定量计算来比较EkⅠ、 EkⅡ的大小关系;
(2)求模型Ⅰ、Ⅱ中核外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Ⅰ和TⅡ;
(3)通常情况下氢原子的研究采用模型Ⅰ的方案,请分析这样简化处理的合理性。
(1)模型Ⅰ、Ⅱ中系统的总动能分别用EkⅠ、 EkⅡ表示,请通过定量计算来比较EkⅠ、 EkⅡ的大小关系;
(2)求模型Ⅰ、Ⅱ中核外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Ⅰ和TⅡ;
(3)通常情况下氢原子的研究采用模型Ⅰ的方案,请分析这样简化处理的合理性。
20.
如图在真空中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为

(1)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此刻细线对B点处的小球的拉力大小
(3)若小球通过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求小球落地点与O点的水平位移x.
A.一根绝缘细线长为L,一端固定在图中的O点,另一端固定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的小球,O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小球拉至与O点等高的位置A处从静止释放.求: |

(1)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此刻细线对B点处的小球的拉力大小
(3)若小球通过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求小球落地点与O点的水平位移x.
21.
在真空中的O点放一点电荷Q=1. 0×10﹣9C,直线MN过O点,OM=30cm,M点放有一点电荷q=﹣2.0×10﹣9C,如图所示.求:

(1)电荷Q在M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2)若M点的电势比N点的电势高20V,则电荷q从M点移到N点,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1)电荷Q在M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2)若M点的电势比N点的电势高20V,则电荷q从M点移到N点,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