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卷(带解析)(特保班)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6714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3题)

1.
A是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是贴近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0,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g
B. 卫星B运行的角速度ω=
C. 同步卫星C离地面的高度h=﹣R
D. 在A、B、C三个物体中,物体B的动能最大
2.
下列各图中的绝缘直杆粗细不计、长度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直杆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图()
A.B.C.D.
3.
如图所示,两平行的虚线间的区域内存在着有界匀强磁场,有一较小的三角形线框abcab边与磁场边界平行,现使此线框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速度方向与ab边垂直。则下列各图中可以定性地表示线框在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是(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 )
A.B.C.D.

2.多选题(共3题)

4.
在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其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小球运动的轨迹上A、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M为轨迹的最高点.小球抛出时的动能为8.0J,在M点的动能为6.0J,不计空气的阻力.则()
A.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的比值1:3
B.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的比值1:2
C.小球落到B点时的动能EkB=26J
D.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最小动能为J
5.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分别固定有电荷量为的点电荷,是两点电荷连线上的四个点,已知的距离以及的距离均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不等
B.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等
C.将一个正试探电荷从点沿任意路径移动到点时电场力做的功,跟从点沿任意路径移动到点时电场力做的功相同
D.一个正试探电荷在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点的电势能
6.
如图所示,用两等长的细绳将一磁铁与一圆形闭合线圈悬于细杆上,静止时线圈平面与磁铁的轴线O1O2垂直,磁铁质量为m,磁极如图所示.在垂直于细杆的平面内,保持细绳绷紧,将磁铁拉至与细杆等高的位置,将磁铁由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下摆过程中,线圈所受合外力为零
B.磁铁下摆过程中,线圈中有逆针方向(沿O1O2方向看)的感应电流
C.磁铁下摆过程中,线圈中有顺时针方向(沿O1O2方向看)的感应电流
D.磁铁摆到最低点时,两绳子拉力的合力小于3mg

3.解答题(共1题)

7.
如图所示,圆心角为90°的光滑圆弧形轨道,半径R为1.6 m,其底端切线沿水平方向。长为l=的斜面,倾角为θ=60°,其顶端与弧形轨道末端相接,斜面正中间有一竖直放置的直杆;现让质量为1 kg的物块从弧形轨道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物块离开弧形轨道后刚好能从直杆的顶端通过,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物块滑到弧形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直杆的长度。

4.实验题(共1题)

8.
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交流电频率为50Hz):

(1)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器材后,应按一定步骤进行实验,下述操作步骤的安排顺序不尽合理,请将合理的顺序以字母代号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A.保持重物(砝码及砝码盘)的质量不变,在小车里加砝码,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B.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重物(砝码及砝码盘)的质量,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C.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
D.平衡摩擦力,使小车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
E.挂上重物,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开小车,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F.根据测量的数据,分别画出a﹣F和 的图线
(2)图2所示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将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
根据下图可知,打下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