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从某高处由静止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点再由静止释放另一粒小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它们落地之前的任一时刻
A.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
B.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
C.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 |
D.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减小,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 |
3.
如图,水平地面上放一斜面体,斜面上一木块匀速下滑,斜面体保持静止,则()


A.木块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
B.木块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
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
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
4.
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m的磨石对斜壁进行打磨,当对磨石加竖直向上推力F时,磨石恰好沿斜壁向上匀速运动,已知磨石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则磨石受到的摩擦力是()


A.(F﹣mg)cosθ | B.(mg﹣F)sinθ | C.μ(mg﹣F)sinθ | D.μ(F﹣mg)cosθ |
5.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 分,“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在“嫦娥三号”落月前的接近段几乎是沿着一条倾斜的直线运动,假设此过程“嫦娥三号”做匀减速运动,如图所示.忽略“嫦娥三号”的质量变化,那么你认为在接近段她所携带的喷气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可能为图中的( )


A.竖直向下的A方向 |
B.斜向下的B方向 |
C.沿接近段轨迹的C方向 |
D.平行月面向前的D方向 |
2.多选题- (共2题)
6.
如图,一长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板的质量为m,木块A 放在木板上,木块A的右端有水平轻质弹簧与竖直墙壁相连.现用水平恒力F向左拉B,使B向左以速度v匀速运动,这时弹簧的弹力为f1,A保持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1 |
B.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f1 |
C.若木板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则弹簧的弹力将变大 |
D.若拉木板的力变为2F,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
7.
海王星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它有一颗卫星叫海卫1.若将海王星绕太阳的运动和海卫1绕海王星的运动均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要计算海王星的质量,只要知道(引力常量G为已知量)()
A.海王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和半径 |
B.海卫1绕海王星运动的周期和半径 |
C.海卫1绕海王星运动的周期 |
D.海卫1绕海王星运动的半径和向心加速度 |
3.填空题- (共1题)
8.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 m/s,木块加速度a= m/s2;
(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 m/s,木块加速度a= m/s2;
(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4.解答题- (共2题)
9.
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离开飞机后先做4s自由落体运动,后张开降落伞匀速下降4s,最后再经过19s匀减速下降,着地时速度是2m/s,g取10m/s2.

(1)试作出运动员运动的v-t图象;
(2)求减速下降时的加速度(请注明大小和方向);
(3)求跳伞员离开直升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

(1)试作出运动员运动的v-t图象;
(2)求减速下降时的加速度(请注明大小和方向);
(3)求跳伞员离开直升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
10.
一般家庭的门上都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A、骨架B、弹簧C(劲度系数为k)、锁舌D(倾斜角θ=45°)、锁槽E,以及连杆、锁头等部件组成,如图甲所示.设锁舌D与外壳A和锁槽E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且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μN(N为正压力).有一次放学后,当某同学准备锁门时,他加最大力时,也不能将门关上(此种现象称为自锁),此刻暗锁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P为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接触点,弹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x,求:

(1)锁舌D表面受到外壳A施加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2)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正压力的大小.
(3)在正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满足自锁条件,则μ至少要多大?

(1)锁舌D表面受到外壳A施加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2)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正压力的大小.
(3)在正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满足自锁条件,则μ至少要多大?
5.实验题- (共1题)
11.
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
(1)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击打的力度,使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不同,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
(2)乙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末端水平的斜槽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斜槽轨道M到水平板的高度可调,但两轨道始终保持平行,因此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速度总是相等的.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同时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同时从轨道M、N的下端A、B水平射出,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仅改变轨道M的高度(两轨道仍然保持平行),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是因为 .

(3)丙同学采用频闪照相法拍摄到如图丙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丙中每个小方格代表的正方形边长L=1.25cm.由图丙可求得拍摄时曝光时间间隔t= s,该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m/s(取g=10m/s2).
(1)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击打的力度,使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不同,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
(2)乙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末端水平的斜槽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斜槽轨道M到水平板的高度可调,但两轨道始终保持平行,因此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速度总是相等的.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同时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同时从轨道M、N的下端A、B水平射出,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仅改变轨道M的高度(两轨道仍然保持平行),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是因为 .

(3)丙同学采用频闪照相法拍摄到如图丙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丙中每个小方格代表的正方形边长L=1.25cm.由图丙可求得拍摄时曝光时间间隔t= s,该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m/s(取g=10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