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小滑块A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小滑块A的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已知g取10 m/s2,则 ( )

A. 小滑块A的质量为3kg
B. 木板B的质量为1kg
C. 当F=6N时木板B加速度为2 m/s2
D. 小滑块A与木板B间动摩擦因数为0.1

A. 小滑块A的质量为3kg
B. 木板B的质量为1kg
C. 当F=6N时木板B加速度为2 m/s2
D. 小滑块A与木板B间动摩擦因数为0.1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 ![]() ![]() |
B.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
C.法拉第通过十年的研究,得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
D.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测出了引力常量的值 |
3.
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对人类来说充满着神奇,为了更进一步探究火星,发射一颗火星的同步卫星。已知火星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p倍,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均为T,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半径为R,则火星的同步卫星距球心的距离为( )
A.![]()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2题)
4.
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给A、B一个初速度,它们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下滑,斜面保持静止不动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物体B的上表面一定是粗糙的 |
B.物体B,C都各受5个力作用 |
C.水平面对物体C的支持力大于三物体的重力之和 |
D.若只减小B的质量,其它条件不变,物体C有可能不受水平面的摩擦力 |
5.
已知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如图a所示),以此时为t=0时刻记录了小物块之后在传送带上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图中取沿斜面向上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其中两坐标大小v1>v2)。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取10 m/s2)则( )


A.0~t1内,物块对传送带做正功 |
B.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 θ |
C.0~t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 |
D.系统产生的热量大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大小 |
3.实验题- (共2题)
6.
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可以测量滑块经过斜面底端的瞬时速度.

(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示数如图乙所示,可读得d=__________cm;
(2)让装有挡光片的滑块从斜面上端由静止释放,测得它经过光电门时挡光片的挡光时间为0.002s,则滑块经过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_______m/s(保留二位有效数字);挡光片平行安装于滑块运动的竖直平面,但未与斜面垂直(如图丙),则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填“大”或“小”,档光片足够长).
(3)若测得滑块下滑高度为h,水平位移为x,则可得出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用符号h、v、x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示数如图乙所示,可读得d=__________cm;
(2)让装有挡光片的滑块从斜面上端由静止释放,测得它经过光电门时挡光片的挡光时间为0.002s,则滑块经过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_______m/s(保留二位有效数字);挡光片平行安装于滑块运动的竖直平面,但未与斜面垂直(如图丙),则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填“大”或“小”,档光片足够长).
(3)若测得滑块下滑高度为h,水平位移为x,则可得出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用符号h、v、x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