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2s内的位移为6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一定是3m/s |
B.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一定是18m |
C.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3m/s2 |
D.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一定是9m |
2.
如图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 N/m的轻弹簧,此时弹簧伸长了2 cm.已知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3 N和5 N.则细线的拉力及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 )


A.8 N和0 N | B.5 N和7 N |
C.5 N和3 N | D.7 N和7 N |
3.
如图,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A为磁场边界上一点,有无数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相同粒子(不计重力)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以相同的速率通过A点进入磁场,这些粒子射出边界的位置均处于边界的某一段圆弧上,这段圆弧的弧长是圆周长的
。则粒子从A点进入磁场时的速率为( )

A.
B.
C.
D. 


A.




2.多选题- (共3题)
4.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Ⅰ、Ⅱ两个物体在相遇前t1时刻相距最远 |
B.Ⅰ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 |
C.Ⅰ物体所受合外力在不断增加,Ⅱ所受合力在不断减小 |
D.Ⅰ、Ⅱ两个物体都在做曲线运动 |
5.
我国正在进行的探月工程是高新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科技活动,在探月工程中飞行器成功变轨至关重要。如图所示,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行器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处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再次变轨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则( )


A.飞行器在轨道Ⅲ上绕月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 |
B.飞行器在I轨道上的机械能大于在III轨道上的机械能 |
C.飞行器在轨道Ⅱ上通过A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I上通过A点的速度 |
D.飞行器在轨道Ⅱ上通过A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I上通过A点的加速度 |
6.
如图所示,某极地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若已知该卫星从地球上北纬3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至南纬60°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t,地球半径为R(地球可看作均匀球体),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下列物理量正确的是( )


A.卫星运动的周期为![]() | B.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
C.地球的质量![]() | D.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 |
3.解答题- (共1题)
7.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vB="2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x0="50m" 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00 m才能停止,问: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
4.实验题- (共2题)
8.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1)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 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点,测得h1、h2、h3、h4、h5。若打点的周期为T,则打E点时速度为 vE =___________;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v2与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
(2)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请写出误差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主要的一条即可)
(1)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 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点,测得h1、h2、h3、h4、h5。若打点的周期为T,则打E点时速度为 vE =___________;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v2与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
(2)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请写出误差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主要的一条即可)

9.
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120 ℃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
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120 ℃时阻值为700.0 Ω);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Ic约为10 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 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
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约为18 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00 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0 Ω);
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如图所示.

(1)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1”或“R2”).
(2)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
①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固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______ 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将开关向________(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________.
(3)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________(不变、向左滑动、向右滑动),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4)若要将此系统改为光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光敏电阻的光照达到或超过某一特定值时,系统报警,且光敏电阻在这一特定值时的电阻为650Ω,则需将上述电路中的_______换成光敏电阻,并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______ Ω,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120 ℃时阻值为700.0 Ω);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Ic约为10 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 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
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约为18 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00 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00 Ω);
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如图所示.

(1)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1”或“R2”).
(2)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
①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固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______ 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将开关向________(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________.
(3)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________(不变、向左滑动、向右滑动),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4)若要将此系统改为光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光敏电阻的光照达到或超过某一特定值时,系统报警,且光敏电阻在这一特定值时的电阻为650Ω,则需将上述电路中的_______换成光敏电阻,并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______ Ω,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