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2.
在今年上海的某活动中引入了全国首个户外风洞飞行体验装置,体验者在风力作用下漂浮在半空.若减小风力,体验者在加速下落过程中( )
A. 失重且机械能增加 B. 失重且机械能减少
C. 超重且机械能增加 D. 超重且机械能减少
A. 失重且机械能增加 B. 失重且机械能减少
C. 超重且机械能增加 D. 超重且机械能减少
3.
一汽车的额定功率为P,设在水平公路行驶所受的阻力恒定,最大行驶速度为vm。则( )
A.无论汽车以哪种方式启动,加速度与牵引力成正比 |
B.若汽车匀加速启动,则在刚达到额定功率时的速度等于vm |
C.汽车以速度vm匀速行驶,若要减速,则要减少实际功率 |
D.若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4.
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900J,他克服阻力做功100J。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
A. 动能增加了1900J
B. 动能增加了2000 J
C. 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
D. 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J
A. 动能增加了1900J
B. 动能增加了2000 J
C. 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
D. 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J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6.
我国已成功发射多颗卫星,为实现国人的飞天梦想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科技支持.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新的航天时代的到来.已知发射的卫星中,卫星A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卫星B是地球同步卫星,二者质量相同,且卫星A的运行周期是卫星B的四分之一.根据以上相关信息,比较这两颗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A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和地心重合 |
B.卫星B离地面较近,卫星A离地面较远 |
C.正常运行时卫星A的线速率比卫星B的线速率小 |
D.卫星A所需的向心力比卫星B所需的向心力大 |
7.
两个小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已知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1=4 kg,m2=2 kg,A的速度v1=3 m/s(设为正),B的速度v2=-3 m/s,则它们发生正碰后,其速度可能分别是( )
A. 均为1 m/s
B. +4 m/s和-5 m/s
C. +2 m/s和-1 m/s
D. -1 m/s和+5 m/s
A. 均为1 m/s
B. +4 m/s和-5 m/s
C. +2 m/s和-1 m/s
D. -1 m/s和+5 m/s
8.
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在他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a、b、c三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E. 正负电荷连线上的各点的场强c点场强最大

A.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 |
B.a、b两点场强方向相同,a点场强比b点小 |
C.a、b、c三点与无穷远电势相等 |
D.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a点无初速释放,则它将在a、b线上运动 |
4.填空题- (共1题)
9.
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1)实验中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骤:
①把纸带向左拉直
②松手释放物块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
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1)实验中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骤:
①把纸带向左拉直
②松手释放物块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
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5.解答题- (共3题)
10.
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6m/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1=3m/s2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2=4m/s2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 (即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0.5s才开始刹车),求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
11.
足够长的木板A,质量为1 kg.板上右端有物块B,质量为3kg.它们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匀速运动.速度v0=2m/s.木板与等高的竖直固定板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没有机械能的损失.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m/s2.求:

①第一次碰撞后,A、B共同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②第一次碰撞后,A与C之间的最大距离.(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①第一次碰撞后,A、B共同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②第一次碰撞后,A与C之间的最大距离.(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