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矿区中学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必修二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单元测验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6514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0

1.单选题(共11题)

1.
关于以下科学家的贡献,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成功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C.亚里士多德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第谷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2.
下列物理学史中人物关系正确的是(  )
A.哥白尼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牛顿测量出来引力常量
C.卡文迪许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D.开普勒揭示了行星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的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哥白尼首先提出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所谓“地心说”
B.伽利略最早建立了太阳是宇宙中心的所谓“日心说”
C.卡文迪许第一个用扭秤实验测量出了静电力常数k
D.“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
4.
首次较精确测出引力常量G,被称为“称量地球质量第一人”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B.卡文迪许C.开普勒D.牛顿
5.
我国于1986年2月1日成功发射了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于1999年12月20日又成功发射了“神舟号”试验飞船,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21h,环绕地球运动了14圈,又顺利返回地面,假设卫星和飞船都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卫星与飞船在各自轨道上运行时(  )
①卫星运行周期比飞船大 ②卫星运动速度比飞船大
③卫星运动的加速度比飞船大   ④卫星离地面高度比飞船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
A.开普勒、卡文迪许
B.开普勒、哥白尼
C.牛顿、伽利略
D.牛顿、卡文迪许
7.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式中的G是引力常量,它是由牛顿实验测得的
B.当r等于零时,万有引力为无穷大
C.r是两物体之间最近处的距离
D.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与两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无关
8.
“嫦娥三号”发射后直接进入椭圆形地月转移轨道,其发射速度为()
A.7.9km/s
B.11.2km/s
C.大于7.9km/s,小于11.2km/s
D.大于11.2km/s,小于16.7km/s
9.
“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已经成功到达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周期为T1;“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周期为T2。引力常量为G,不计周围其他天体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题目条件能求出“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质量
B.根据题目条件能求出地球的密度
C.根据题目条件能求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
D.根据题目条件可得出
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B.万有引力常量的单位是 N·m2/ kg
C.我们平时很难觉察到物体间的引力,这是由于一般物体间没有万有引力作用
D.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是人为规定的
11.
对于不同的地球同步卫星来说,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量B.高度C.向心力D.万有引力

2.选择题(共3题)

12.如图,长方体的透明玻璃鱼缸,假设其长AD=80cm,高AB=60 cm,水深为AE=40 cm,在水面上紧贴内壁G处有一鱼饵,G在水面线EF上,且EG=60 cm;一小虫想从鱼缸外的A点沿壁爬进鱼缸内G处吃鱼饵,则小动物爬行的最短路线长为(   )

13.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警察厅5月13日下午发表的最新统计显示,到当日下午3时为止,东日本大地震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1.5万人,另外还有9506人失踪.两者合计遇难者为2.5×104(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4.

牛顿的宇宙理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以至于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科学领域。他的成功让人们感到,理性分析对人类行为和制度同样有效。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

3.多选题(共2题)

15.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它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地球同步卫星),现已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并形成区域服务能力。在这l6颗北斗导航卫星中,有多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下列关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运行速度都小于7.9 km/s
B.它们运行周期的大小可能不同
C.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
D.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16.
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周期为T,轨道半径分别为,引力常量G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星体A的向心力大于星体B的向心力宗
B.双星的角速度一定相同
C.星球A和星体B的质量之和为
D.星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星体B的线速度

4.填空题(共1题)

17.
人造卫星在半径r处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质量为M.则卫星的线速度v=______,角速度ω=_______,加速度a=________,周期T=______.

5.解答题(共3题)

18.
“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距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 求:
⑴飞船加速度a的大小;
⑵飞船速度v的大小.
19.
行星探测器是人类探测行星的主要工具.在某次探测过程中,探测器在靠近行星表面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t秒运动了N圈,已知该行星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

(1)探测器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T;
(2)行星的质量M;
(3)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0.
万有引力定律的地—月检验,假定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得苹果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半径R;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T。月球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根据牛顿定律可知月球在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为(   )。而根据月球匀速圆周运动计算出其向心加速度为( )。计算结果符合得很好,表明物体间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