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关于以下科学家的贡献,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成功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
C.亚里士多德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D.第谷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哥白尼首先提出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所谓“地心说” |
B.伽利略最早建立了太阳是宇宙中心的所谓“日心说” |
C.卡文迪许第一个用扭秤实验测量出了静电力常数k |
D.“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 |
5.
我国于1986年2月1日成功发射了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于1999年12月20日又成功发射了“神舟号”试验飞船,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21h,环绕地球运动了14圈,又顺利返回地面,假设卫星和飞船都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卫星与飞船在各自轨道上运行时( )
①卫星运行周期比飞船大 ②卫星运动速度比飞船大
③卫星运动的加速度比飞船大 ④卫星离地面高度比飞船大
①卫星运行周期比飞船大 ②卫星运动速度比飞船大
③卫星运动的加速度比飞船大 ④卫星离地面高度比飞船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7.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式中的G是引力常量,它是由牛顿实验测得的 |
B.当r等于零时,万有引力为无穷大 |
C.r是两物体之间最近处的距离 |
D.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与两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无关 |
8.
“嫦娥三号”发射后直接进入椭圆形地月转移轨道,其发射速度为()
A.7.9km/s |
B.11.2km/s |
C.大于7.9km/s,小于11.2km/s |
D.大于11.2km/s,小于16.7km/s |
9.
“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已经成功到达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周期为T1;“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周期为T2。引力常量为G,不计周围其他天体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题目条件能求出“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质量 |
B.根据题目条件能求出地球的密度 |
C.根据题目条件能求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 |
D.根据题目条件可得出![]() |
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
B.万有引力常量的单位是 N·m2/ kg2 |
C.我们平时很难觉察到物体间的引力,这是由于一般物体间没有万有引力作用 |
D.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是人为规定的 |
2.选择题- (共3题)
12.如图,长方体的透明玻璃鱼缸,假设其长AD=80cm,高AB=60 cm,水深为AE=40 cm,在水面上紧贴内壁G处有一鱼饵,G在水面线EF上,且EG=60 cm;一小虫想从鱼缸外的A点沿壁爬进鱼缸内G处吃鱼饵,则小动物爬行的最短路线长为( )
13.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警察厅5月13日下午发表的最新统计显示,到当日下午3时为止,东日本大地震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1.5万人,另外还有9506人失踪.两者合计遇难者为2.5×104(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多选题- (共2题)
15.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它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地球同步卫星),现已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并形成区域服务能力。在这l6颗北斗导航卫星中,有多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下列关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运行速度都小于7.9 km/s |
B.它们运行周期的大小可能不同 |
C.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 |
D.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
16.
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周期为T,轨道半径分别为
、
且
,引力常量G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星体A的向心力大于星体B的向心力宗 |
B.双星的角速度一定相同 |
C.星球A和星体B的质量之和为![]() |
D.星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星体B的线速度 |
4.填空题- (共1题)
17.
人造卫星在半径r处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质量为M.则卫星的线速度v=______,角速度ω=_______,加速度a=________,周期T=______.
5.解答题- (共3题)
19.
行星探测器是人类探测行星的主要工具.在某次探测过程中,探测器在靠近行星表面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t秒运动了N圈,已知该行星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

(1)探测器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T;
(2)行星的质量M;
(3)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1)探测器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T;
(2)行星的质量M;
(3)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