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卫星.关于各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运行的速度都大于7.9km/s | B.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都相等 |
C.离地面的高度都相同 | D.都处于平衡状态 |
2.
“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1和2在同一轨道上绕地心O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它们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
B.这两颗卫星的角速度大小为![]() |
C.卫星1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所需时间为![]() |
D.如果使卫星1 加速,它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
3.
中国已正式批准立项火星探测任务,计划在2020年火星探测的最佳窗口时间发射探测器,进一步实现对火星的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假设火星探测器围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它距火星表面高度为h时,其运行的周期为T,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星探测器运动时的线速度为![]() |
B.火星探测器运行时向心加速度为![]() |
C.物体在火星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为![]() |
D.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5.
我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高分辨对地观察能力不断提高。今年5月9日发射的“高分五号”轨道高度约为705km,之前已运行的“高分四号”轨道高度约为36000km,它们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与“高分四号”相比,下列物理量中“高分五号”较小的是( )
A.周期 |
B.角速度 |
C.线速度 |
D.向心加速度 |
6.
我国预计在2018年12月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探测器要经过多次变轨,最终降落到月球表面上。如图所示,轨道I为圆形轨道,其半径为R;轨道Ⅱ为椭圆轨道,半长轴为a,半短轴为b。如果把探测器与月球的连线面积与其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面积速率,则探测器绕月球运动过程中在轨道I和轨道Ⅱ上的面积速率之比是(已知椭圆的面积S= πab)


A.![]() | B.![]() | C.![]() | D.![]() |
7.
如图所示,实线圆表示地球,竖直虚线a表示地轴,虚线圆b、c、d、e表示地球卫星可能的轨道,对于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e都可能是地球卫星的轨道 | B.c可能是地球卫星的轨道 |
C.b可能是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 | D.d可能是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 |
8.
如图所示,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现通过实验测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R,运行周期为T,引力常数G已知,根据这些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算出太阳的质量 |
B.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 |
C.可以算出地球受到的向心力 |
D.可以算出地球对太阳的引力 |
9.
长期以来“卡戎星(Charon)”被认为是冥王星唯一的卫星,它的公转轨道半径r1=19600km,公转周期T1=6.39天。2006年3月,天文学家新发现两颗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一颗的公转轨道半径r2=48000km,则它的公转周期T2最接近于()
A. 15天 B. 25天 C. 35天 D. 45天
A. 15天 B. 25天 C. 35天 D. 45天
10.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变轨后被月球捕获,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
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变轨,最后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速度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B.卫星在轨道Ⅱ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Ⅰ上长 |
C.卫星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的速度 |
D.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Ⅱ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5题)
14.
如图所示,星球A、B在相互间万有引力作用下,A、B绕两者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A、B与O间距离满足:OA=2O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星球质量之比为2:1 | B.A、B星球线速度之比为2:1 |
C.A、B星球角速度之比为2:1 | D.A、B星球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1 |
15.
如图所示一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24小时,A、C两点分别在轨道上的远地点和近地点,B为短轴和轨道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从A运动到B和从B运动到C的时间相等 |
B.卫星运动轨道上A、C间的距离和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直径相等 |
C.卫星在A点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大 |
D.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小 |
16.
卫星在A点从圆形轨道I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在圆形轨道I上过A点时减速可能进入椭圆轨道Ⅱ |
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大于在轨道I上经过A的速度 |
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 |
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A的加速度 |
17.
用 m 表示地球同步卫星的质量,h 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 表示地球的半径,g 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ω 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 )
A.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ω(R+h) |
B.地球对同步卫星万有引力大小为![]() |
C.同步卫星的向心力大小为![]() |
D.同步卫星内的仪器不受重力 |
18.
使物体成为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称为第一字宙速度
,而使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与
的关系是
=
,已知某星球半径是地球半径R的
,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








A.该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B.该星球上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C.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为![]() | D.该星球的质量为![]() |
4.填空题- (共1题)
19.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现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轨道上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
(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5.解答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