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如图所示,将两个质量
、球心相距
的球水平放在无需考虑地球自转影响的北极点,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地球对小球引力在两球连线方向的分力为
已知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
,则
的数量级约为












A.![]() | B.![]() | C.![]() | D.![]()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星绕太阳的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其向心力来源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
B.因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所以行星绕太阳运转而不是太阳绕行星运转 |
C.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 |
D.行星与卫星之间的引力和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性质不同 |
3.
两个大小相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小铁球紧靠在一起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若两个半径是小铁球2倍的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A.2F | B.8F | C.4F | D.16F |
4.
在我国的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五号“将于几年后登月取样返回地球
那么,当“嫦娥五号”离开绕月轨道飞回地球的过程中,地球和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和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 | B.![]() ![]() |
C.![]() ![]() | D.![]() ![]() |
6.
某天文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估算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如果已知地球的公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通过查找资料得到太阳与地球的质量比为N,你认为还需要的条件是



A.地球半径和地球的自转周期 |
B.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 |
C.地球的平均密度和太阳的半径 |
D.地球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7.
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更是建立了人们对牛顿物理学的尊敬.20世纪以来,人们发现了一些新的事实,用经典力学无法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经典力学有局限性,所以它是错误的 |
B.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经典力学仍成立 |
C.狭义相对论能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 |
D.量子力学能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 |
2.多选题- (共4题)
8.
已知金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小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它们绕太阳的公转均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可判定



A.金星的质量大于地球的质量 |
B.金星的半径小于地球的半径 |
C.金星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运行的速度 |
D.金星到太阳的距离小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
9.
如图所示是“嫦娥二号”奔月的轨道示意图,其环月轨道距离月面的高度为100k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二号”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
B.在绕月轨道上,“嫦娥二号”的周期与其本身质量无关 |
C.在绕月轨道上,“嫦娥二号”的周期与其本身质量有关 |
D.在绕月轨道上,“嫦娥二号”受到的月球引力大于地球引力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一定是圆轨道 |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近日点的速度大于远日点的速度 |
C.行星绕太阳运动时,远日点的速度大于近日点的速度 |
D.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 |
3.解答题- (共3题)
12.
随着我国“嫦娥工程”启动,我国航天的下一目标是登上月球,古人幻想的“嫦娥奔月”将变成现实.假若宇航员登陆月球后,用弹簧秤称得质量为m的砝码重量为F,乘宇宙飞船在靠近月球表面的圆形轨道空间环绕月球飞行,测得其环绕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根据上述数据,求月球的半径及及月球的质量M.
13.
太阳系以外存在着许多恒星与行星组成的双星系统
它们运行的原理可以理解为:质量为M的恒星和质量为m的行星
,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有规则地运动着
如图所示,我们可认为行星在以某一定点C为中心、半径为a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图中没有表示出恒星
设万有引力常量为G,恒星和行星的大小可忽略不计.

求恒星与C点间的距离.
计算恒星的运行速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