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已知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密度为ρ,有一个物体静止在该星球表面的“赤道”上,若由于星球自转使物体对星球表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该星球自转的周期为(万有引力常量为G)( )
A.![]() | B.![]() | C.![]() | D.![]() |
2.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现了火星存在微生物的更多线索,进一步激发了人类探测火星的热情。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火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在地球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时的最小发射速度为v,则火星人在火星上发射人造火星卫星时的最小发射速度为( )


A.![]() | B.![]() |
C.![]() | D.![]()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
B.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相对地球静止,且处于平衡状态 |
C.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速度 |
D.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需的速度大小只决定于轨道高度,而与卫星的质量无关 |
4.
2018年2月2日,我国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若卫星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运行周期为T,并已知地球的半径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以及引力常量G。根据以上数据不能求出的是( )
A.地球的质量 | B.卫星离地高度 |
C.卫星线速度的大小 | D.卫星向心力的大小 |
5.
如图,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出发,沿不光滑的轨道运动到高为h的B点后自动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经过A点,小球经过轨道连接处无机械能损失,则小球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 )


A.![]() | B.![]() |
C.![]() | D.![]() |
6.
已知小铁块A和B的质量相等,分别从两个高度相同的光滑斜面和光滑圆弧斜坡的顶点由静止滑向底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到达底部时的机械能相等 |
B.下滑过程重力所做的功相等 |
C.下滑过程中合外力所做的功相等 |
D.它们到达底部时的速度相等 |
7.
小明乘电梯从商场的顶楼下降到底层地下停车场,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对小明的支持力做功情况是( )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都做负功 |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
C.始终做负功 |
D.始终做正功 |
8.
小明在苹果树上的A水平线上发现了两个苹果,若每个苹果的质量均为0.5kg,他将树摇了摇,苹果一个落到B处的篮子中,另一个落到沟底的D处。AB、AC、AD之间的垂直距离分别为0.8m、2m、3m,若以地面C为零势能的参考面,g取l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上A处苹果的重力势能为15J |
B.沟底D处苹果的重力势能为-5J |
C.从树上A处落到沟底D处苹果的动能为10J |
D.从树上A处落到篮子B处苹果的动能为6J |
2.多选题- (共4题)
9.
2018年12月8日我国发射“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并在2019年1月3日首次造访月球背面,实现对地对月中继通信。卫星靠近月球时被月球引力捕获,经过椭圆轨道Ⅰ和Ⅱ的调整,最终进入近月圆轨道Ⅲ,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P为三个轨道的相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轨道Ⅱ上经过P点的动能与轨道Ⅲ上经过P点的动能相等 |
B.卫星在轨道Ⅰ上机械能最大 |
C.沿轨道Ⅱ运行时,在P点的加速度小于在Q点的加速度 |
D.在轨道Ⅱ上由Q点运行到P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其做正功,它的动能增加,引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
10.
地球有众多人造卫星,若已知质量为m的某卫星在圆轨道上运动,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地球自转影响,则( )
A.卫星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 B.卫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
C.卫星运动的周期为![]() | D.卫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
12.
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6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0m |
B.0~6s内拉力做的功为70J |
C.合外力在2~6s内做的功不等于0 |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0.6N |
3.填空题- (共1题)
13.
在电影短片《登陆阿尔法46号星球》中,宇航员尤利·列农找到了木星的阿尔法46号卫星,他驾驶宇宙飞船飞近并进入靠近该卫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成功着陆。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器材:精确秒表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已知宇航员测得飞船在该卫星表面的圆形轨道上绕行N圈的时间为t,安全着陆后,用弹簧秤测得物体的重力为F。依据测量数据,可求出该卫星的半径R表达式为_____,该卫星质量M表达式为______。
4.解答题- (共3题)
14.
据报道,2016年2月18日嫦娥三号着陆器玉兔号成功自主“醒来”,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介绍说,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软着陆以来,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记录。若在月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物体时,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条件,求:
(1)月球的密度;
(2)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运行的周期。
(1)月球的密度;
(2)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运行的周期。
15.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对物块施加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向右移动距离x后立即撤去F。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撤去F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2)撤去F后,物块还能滑行多远。

(1)撤去F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2)撤去F后,物块还能滑行多远。
16.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在20世纪发射了“天宫一号”,这是中国太空空间站的雏形,也预示着中国空间站的开端,在2016年,中国的“天宫二号”作为空间站的建立组成部件成功发射。我国专家预计在2024年中国将直接跳过“天宫三号”而建立空间站,到那个时候,我们不仅要登月球,探火星,还会飞向更深、更远的宇宙太空。若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发现了一颗未知星球,并成功在该星球上着陆。已知这颗星球的半径为R=5000km,为测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做了如下实验:在星球表面建立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由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AB和光滑圆弧轨道BC组成,将质量m=0.2kg的小球,从轨道AB 上高H处的某点静止滑下,用力传感器测出小球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改变H的大小,F随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
5.实验题- (共1题)
17.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 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物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__;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______。

(2)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打下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点为起始点,测得3 点、6 点、9 点与第一点0 间的距离分别为hA=1.75cm,hB=7.00cm,hC=15.70cm,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设重物的质量是m=1.00kg,则从0 点到6 点,重物的动能增量△EK=_________J,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______J。(保留2位有效数字)
(3)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
C.用天平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
D.先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后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

(2)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打下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点为起始点,测得3 点、6 点、9 点与第一点0 间的距离分别为hA=1.75cm,hB=7.00cm,hC=15.70cm,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设重物的质量是m=1.00kg,则从0 点到6 点,重物的动能增量△EK=_________J,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______J。(保留2位有效数字)
(3)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