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台秤上,一长为R的悬线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手拿悬线另一端,小球绕悬线另一端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小球恰好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台秤的示数最大且为(M+6m)g |
B.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台秤的示数最小且为Mg |
C.小球在a、b两个位置时,台秤的示数不相同 |
D.小球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增大,人处于超重状态 |
2.
欧盟和中国联合开发的伽利略项目建立起了伽利略系统(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伽利略系统由27颗运行卫星和3颗预备卫星组成,可以覆盖全球,现已投入使用.卫星的导航高度为2.4×104km,倾角为56°,分布在3个轨道上,每个轨道面部署9颗工作卫星和1颗在轨预备卫星,当某颗工作卫星出现故障时可及时顶替工作.若某颗预备卫星处在略低于工作卫星的轨道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预备卫星的周期大于工作卫星的周期,速度大于工作卫星的速度,向心加速度大于工作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
B.工作卫星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速度,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
C.为了使该颗预备卫星进入工作卫星的轨道,应考虑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前喷气,通过反冲作用从较低轨道上使卫星加速 |
D.三个轨道平面只有一个过地心,另外两个轨道平面分别只在北半球和南半球 |
3.
如图甲所示,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匀强磁场区域,其直角边长为L,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υ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取沿abcda的感应电流为正,则图中表示线框中电流i随bc边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

A.
B.
C.
D. 

A.




4.
图中B为理想变压器,接在交变电压有效值保持不变的电源上.L为指示灯,灯泡L1和L2完全相同(其阻值均恒定不变),R是一个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都为理想电表。开始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S断开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C.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 D.灯泡L1的亮度变暗 |
2.选择题- (共6题)
7.如图,甲船从A处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沿正北方向航行,乙船在B处沿固定方向匀速航行,B在A北偏西105°方向用与B相距10 {#mathml#}{#/mathml#} 海里处.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C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方向的D处,此时两船相距10海里.
8.如图,甲船从A处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沿正北方向航行,乙船在B处沿固定方向匀速航行,B在A北偏西105°方向用与B相距10 {#mathml#}{#/mathml#} 海里处.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C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方向的D处,此时两船相距10海里.
9.如图,甲船从A处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沿正北方向航行,乙船在B处沿固定方向匀速航行,B在A北偏西105°方向用与B相距10 {#mathml#}{#/mathml#} 海里处.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C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方向的D处,此时两船相距10海里.
3.多选题- (共3题)
11.
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动能Ek0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已知上升过程中受到阻力f作用,图中两条图线分别表示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中的某一个与其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地面为零势能面,ho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图上坐标数据中的k为常数且满足0<k<l,重力加速度为g。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分别表示的是动能、重力势能随上升高度的图像 |
B.上升过程中阻力大小恒定且f= kmg |
C.上升高度![]() |
D.上升高度![]() ![]() |
12.
如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B间用一轻质弹簧相连组成系统.且该系统在外力F作用下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们的总动能为2Ek时撤去水平力F,最后系统停止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从撤去拉力F到系统停止运动的过程中( )

A. 合外力对物体A所做总功的绝对值等于Ek
B. 物体A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等于Ek
C. 系统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可能等于系统的总动能2Ek
D. 系统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一定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小量

A. 合外力对物体A所做总功的绝对值等于Ek
B. 物体A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等于Ek
C. 系统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可能等于系统的总动能2Ek
D. 系统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一定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小量
13.
一列简谐横波在弹性介质中沿x轴传播,波源位于坐标原点O,零时刻开始振动,t1=3s时波源停止振动,如图为t2=3.5s时的波形图,其中质点a的平衡位置离原点O的距离x=5.0m。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从波源起振开始计时3.0s内质点a运动的总路程为1.6m |
B.波速为5m/s |
C.波长为4m |
D.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
E.在t=4.5s时质点a位于波峰 |
4.解答题- (共3题)
14.
某学校学生进行“交通信号灯”的课题研究中发现在公路的十字路口, 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若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 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 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 =" 6.0" m, 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 =2.5m/s2 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 加速到v="10.0" m/s 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 =" 40.0" s, 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 另外交通规则规定: 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 红灯亮起时, 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求:若绿灯亮起瞬时, 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 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15.
如图所示,长为L=2m的木板A质量为M=2kg,A静止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静止于A的左端,B的质量为m1=1kg,曲面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现让另一小物块C(可视为质点)从光滑曲面上离水平面高h=3.6m处由静止滑下,C与A相碰后与A粘在一起,C的质量为m2=1kg,A与C相碰后,经一段时间B可刚好离开A,g=10m/s2。

求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求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