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黑龙江省绥化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6431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4题)

1.
娱乐节目中有这样一种项目,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跃到鸿沟对面的平台上,如果选手的质量为,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绳的悬挂点距平台的竖直高度为,绳长为(),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将人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B.选手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是
C.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受绳子的拉力大小为
D.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受绳子的拉力大小为
2.
长L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铁球,杆的三等分点O处有光滑的水平转动轴。用手将该装置固定在杆恰好水平的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当杆到达竖直位置时,求轴对杆的作用力F的大小和方向为( )
A.2.4mg竖直向上 B.2.4mg 竖直向下
C.6mg 竖直向上 D.4mg竖直向上
3.
如图所示是美国的“卡西尼”号探测器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旅行,进入绕土星飞行的轨道.若“卡西尼”号探测器在半径为R的土星上空离土星表面高h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n周飞行时间为t,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关于土星质量M和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B.
C.
D.
4.
1980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2001年12月21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以表彰这位“两弹一星”的功臣对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若将地球和“钱学森星”绕太阳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已知“钱学森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3.4年,设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则“钱学森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
A.B.C.D.

2.选择题(共4题)

5.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6.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7.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  )
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都是矢量的是(  )

3.多选题(共2题)

9.
设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线速度为v1,周期为T1;地面附近卫星线速度为v2,周期为T2;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为v3,周期为T3;月亮线速度为v4,周期为T4。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B.
C.D.
10.
我国研制并成功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周期为T。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则( )
A.卫星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
B.卫星运行时的线速度为
C.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为
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4.解答题(共1题)

11.
通过用天文望远镜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双星系统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远小于两星体之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他星体很远,可以当作孤立系统来处理.
现根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光度学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两者相距L,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
(1)试计算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计算
(2)若实验上观测到的运动周期为T观测,且T观测T计算=1∶ (N>1).为了解释T观测T计算的不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暗物质.作为一种简化模型,我们假定在以这两个星体连线为直径的球体内均匀分布着这种暗物质.若不考虑其他暗物质的影响,请根据这一模型和上述观测结果确定该星系间这种暗物质的密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