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西临川一中高三10月月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6423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3题)

1.
在竖直墙壁间有质量分别是m和2m的半圆球A和圆球B,其中B球球面光滑,半球A与左侧墙壁之间存在摩擦。两球心之间连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夹角,两球能够一起以加速度a匀加速竖直下滑,已知a < g ,(g为重力加速度),则半球A与左侧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B.C.D.
2.
“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假设“轨道康复者”的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离地面高度的五分之一,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轨道康复者”的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速度的5倍
B.“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25倍
C.站在赤道上的人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东运动
D.“轨道康复者”可在高轨道上加速,以实现对低轨道上卫星的拯救
3.
如图所示,从A点由静止释放一弹性小球,一段时间后与固定斜面上B点发生碰撞,碰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方向,又经过相同的时间落于地面上C点,已知地面上D点位于B点正下方,BD间的距离为h,则(  )
A.AB两点间的距离为
B.AB两点间的距离为
C.CD两点间的距离为2h
D.CD两点间的距离为

2.多选题(共3题)

4.
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B.C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C的质量分别为3m、2m、m,A与B.B与转台、C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B.C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5r。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
B.C与转台间的摩擦力等于A与B间的摩擦力的一半
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
D.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
5.
有一物体由某一固定的长斜面的底端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其动能EK随离开斜面底端的距离s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t=2s
B.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f=4N
C.物体的质量为m=1kg
D.斜面的倾角θ=37°
6.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的轻小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杆上的A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B点在A点下方距离为d处。现将环从A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1)d
B.环到达B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相等
C.环从A到B,环减少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
D.环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

3.解答题(共5题)

7.
(12分)如图所示,以A.B和C.D为端点的半径为R=0.9m的两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A.D之间放一水平传送带Ⅰ,B.C之间放一水平传送带Ⅱ,传送带Ⅰ以V1=8m/s的速度沿图示方向匀速运动,传送带Ⅱ以V2=10m/s的速度沿图示方向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2kg的物块从传送带Ⅰ的右端由静止放上传送带,物块运动第一次到A时恰好能沿半圆轨道滑下。物块与传送带Ⅱ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35,不计物块的大小及传送带与半圆轨道间的间隙,重力加速度g=10m/s2,已知A.D端之间的距离为L=1.0m。求:

(1)物块与传送带Ⅰ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物块第1次回到D点时的速度;
(3)物块第几次回到D点时的速度达到最大,最大速度为多大.
8.
如甲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用两颗钉子(质量忽略不计)固定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2kg的小车,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是光滑的,半径为R=0.6m,在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1kg的物块从A点正上方距A点高为h=1.2m处无初速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滑行恰好停在轨道末端C。现去掉钉子(水平面依然光滑未被破坏)不固定小车,而让其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该物块仍从原高度处无初速下落,如乙图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已知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水平轨道BC长度;
(2)小车不固定时物块再次与小车相对静止时距小车B点的距离;
(3)两种情况下由于摩擦系统产生的热量之比.
9.
(10分)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已知小球在最高点A受到绳子的拉力刚好等于小球自身的重力,O点到水平地面的距离Soc =H且 H>L,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通过最高点A时的速度VA的大小;
(2)小球通过最低点B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
(3)小球运动到A点或B点时细线断裂,小球落到地面对到C点的距离若相等,则L和H应满足什么关系.
10.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40KW,质量为2000kg,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
(1)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若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当汽车速度为10时的加速度?
(3)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1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了800m,直到获得最大速度后才匀速行驶。求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
11.
质量m=0.5kg的木块静止于水平面上,现在恒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恒力大小F=5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如图所示.2s末撤去此拉力时,木块已滑行的距离s0=12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撤去拉力后,木块继续滑行的距离;
(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

4.实验题(共2题)

12.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 02 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 cm,d2="9." 24 cm, d3="16." 85cm, d4="26." 46 cm, d5="38." 06 cm, d6="51." 67 cm.

(1)打点计时器在打E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值。
13.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物理兴趣小组成员独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并进行了实验操作.

(1)在长木板的左端垫上木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砝码(包括小盘)的重力G=mg的大小作为小车(质量为M)所受拉力F的大小,能够实现这一设想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为小车质量M一定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小车加速度的倒数 与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的实验关系图象.设图中直线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的质量M为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