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下列几个关于力学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米、千克、牛顿等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
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
2.
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极如图所示,开始时平板及磁铁皆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
甲:现将AB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起.
乙:如果将AB从原来位置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位置A′B′处,结果发现两条形磁铁也吸在了一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现将AB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起.
乙:如果将AB从原来位置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位置A′B′处,结果发现两条形磁铁也吸在了一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说明磁铁间的作用力是排斥力 |
B.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说明磁铁有惯性 |
C.甲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上减速 |
D.乙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下减速 |
3.
关于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已知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利用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地球质量 |
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只要它们的绕行速率相等,不论它们的质量、形状是否相同,它们的绕行半径和绕行周期一定是相同的 |
C.两颗人造卫星一前一后在同一轨道上沿同一方向绕行,若要后一卫星追上前面卫星并发生碰撞,只要将后者速率增大一些即可 |
D.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若宇航员从舱内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此飞船的速率不会因质量减小而改变 |
4.
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 km的高空,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6×107m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
A.0.6小时 | B.1.6小时 | C.4.0小时 | D.24小时 |
2.选择题- (共3题)
5.2017年4月29日,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迎来收官之夜。该剧的热播,让很多人重新捧起了沉寂多年的反腐小说,《人民的名义》纸质书销量空前突破138万册,电子书月点击破5亿,有声书月收听突破2000万。电视剧热播不仅让原著小说卖断货,同时也带动了同类反腐题材图书的热销。由此可见( )
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②生产能够为消费创造动力
③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④新的消费热点能够带动—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6.2017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美国遗传学家 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 以及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们在控制昼夜节律机制的发现。下列有关节律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3.解答题- (共1题)
8.
如图所示,半径R=0.9m的光滑的半圆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直径AC竖直,下端A与光滑的水平轨道相切。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沿水平轨道从A端以VA=3
m/s的速度进入竖直圆轨道,并能通过最高点C。(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小球刚进入圆周轨道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少?
(2)小球从C点离开轨道后的落地点到A点的距离为多少?


(1)小球刚进入圆周轨道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少?
(2)小球从C点离开轨道后的落地点到A点的距离为多少?
4.实验题- (共1题)
9.
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48.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

(1)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请写在答题纸的横线上);
(2)依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_____;

(3)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2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_____.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

(1)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

次数 | F/N | ![]() | a(m/s2) |
1 | 0.60 | 0.77 | 0.80 |
2 | 1.04 | 1.61 | 1.68 |
3 | 1.42 | 2.34 | ______ |
4 | 2.62 | 4.65 | 4.84 |
5 | 3.00 | 5.49 | 5.72 |
(2)依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_____;

(3)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2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