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同步和中轨道卫星结合的方案,解决了覆盖全球的问题。它由4颗同步卫星与12颗中轨道卫星组成的卫星群构成,中轨道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2倍,分布在几个轨道平面上(与赤道平面均有一定的夹角)。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则中轨道卫星的轨道处受地球引力产生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

A.![]() | B.4g | C.![]() | D.9g |
2.
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为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 )
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近 | 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 |
C.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 | 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
3.
人造卫星沿圆轨道环绕地球运动,因为大气阻力的作用,其运动的高度将逐渐变化,由于高度变化很慢,在变化过程中的任一时刻,仍可认为卫星满足匀速圆周运动规律.下述关于卫星运动的一些物理量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减小 | B.周期变大 | C.半径增大 | D.向心加速度增大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6题)
7.
设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
(多选)用m表示地球通信卫星(同步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0表示地球的半径,g0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程度,ω0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通信卫星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是( )
A.等于0 | B.等于![]() | C.等于![]() | D.以上结果均不对 |
9.
如图所示,a、b、c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B.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 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D. a卫星由于某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增大

A. 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B.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 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D. a卫星由于某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增大
10.
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自转,所受的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F2,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地球的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3,向心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角速度为ω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 )
A.F1=F2>F3 |
B.g=a2>a3>a1 |
C.v1=v2=v>v3 |
D.ω1=ω3<ω2 |
11.
人们可以发射各种不同的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对于这些不同的卫星轨道,下列说法中有可能存在的是( )
A.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线(非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 |
B.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线所决定的圆是共面的同心圆 |
C.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静止的 |
D.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但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运动的 |
12.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
B.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 |
C.它是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
D.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近地点的速度 |
4.解答题- (共2题)
13.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
(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
(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