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题)
1.
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逆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已知某次小球运动过程中通过传感器测得轻绳拉力T和竖直方向OP的夹角θ的关系满足T=b+bcosθ,b为
已知的常数,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由此可知小球的质量为( )

已知的常数,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由此可知小球的质量为( )

A.![]() | B.![]() | C.![]() | D.![]()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2题)
3.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两个皮带轮处于水平位置,大轮为主动轮,稳定运行时皮带不打滑,这时在两轮上各放有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物体随轮一起匀速转动,其中小物体P放于小轮边缘,小物体Q放于大轮内侧某一点,下列关于两个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运动的角速度ωP<ωQ |
B.它们运动的角速度ωP>ωQ |
C.它们受到的摩擦力fP<fQ |
D.它们受到的摩擦力fP>fQ |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经过时间t,小车运动的位移为s,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最右端。物块可以看成质点,则()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对小车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
B.整个过程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s+l); |
C.整个过程物块和小车间摩擦生热为fl; |
D.小车的末动能为fs。 |
4.实验题- (共1题)
5.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间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砂的砂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由纸带求得.

(1)图(b)为实验得到的纸带, 图中所示S1、S2、S3、S4、S5、S6已测出,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求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
数据如表中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c)坐标纸中选择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_________;从图线中得到F不变时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间定量关系是______;



(3)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关系图线如图(d),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4)若实验中将小车换成滑块,将木板水平放置可测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实验中认为细绳对滑块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则要测出动摩擦因数μ,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比真实值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图(b)为实验得到的纸带, 图中所示S1、S2、S3、S4、S5、S6已测出,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求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




(3)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关系图线如图(d),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4)若实验中将小车换成滑块,将木板水平放置可测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实验中认为细绳对滑块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则要测出动摩擦因数μ,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比真实值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