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2.
如图所示,表示两列同频率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 cm,波速为2 m/s,波长为0.4 m ,E点是BD连线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是振动加强点 |
B.E点是振动减弱点 |
C.t=0.05 s,E点离开平衡位置2 cm |
D.B、D两点在t=0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8 cm |
3.
如图所示,位于介质Ⅰ和Ⅱ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


A.f1=2f2v1=v2 |
B.f1=f2v1=2v2 |
C.f1=f2v1=0.5v2 |
D.f1=0.5f2v1=v2 |
4.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α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一个α粒子在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α粒子在b点时距原子核最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α粒子不带电或带负电 |
B.α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
C.电场力对α粒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
D.α粒子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
2.多选题- (共3题)
5.
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了衰变而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则()


A.该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 |
B.反冲核沿小圆作逆时针方向运动 |
C.原静止的原子核的原子序数为15 |
D.沿大圆和沿小圆运动的粒子的周期相同 |
6.
一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已知t=0.1 s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是x=4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谐横波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 |
B.简谐横波的波速为10 m/s |
C.在t=0.5 s时,x=2 m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 |
D.经过0.4 s的时间,x=2 m处的质点经过的路程为15 m |
3.解答题- (共1题)
8.
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2=0.5 s时刻的波形,这列波的周期T符合:3T<t2–t1<4T,问:

(1)若波速向右,波速多大?
(2)若波速向左,波速多大?
(3)若波速大小为74 m/s,波速方向如何?

(1)若波速向右,波速多大?
(2)若波速向左,波速多大?
(3)若波速大小为74 m/s,波速方向如何?
4.实验题- (共1题)
9.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 cm,摆球直径为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

(1)该摆摆长为______cm,秒表所示读数为______s.
(2)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用k表示).

(1)该摆摆长为______cm,秒表所示读数为______s.
(2)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用k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