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河南汤阴一中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634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2题)

1.
如图,OP为粗糙的水平杆,OQ为光滑的竖直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环ab,通过细线连接套在杆上,a环在A位置时平衡.当a环移到位置时也恰好平衡,在A位置水平杆受到的压力为,细线的拉力为,在位置水平杆受到的压力为,细线的拉力为,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B.
C.D.
2.
光滑曲面与竖直平面的交线是抛物线,如图所示,抛物线的方程为yx2,其下半部处在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是ya的直线(图中的虚线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从抛物线yb(ba)处以速度v沿抛物线下滑,假设抛物线足够长,则金属块在曲面上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总量是(    )
A.mgb
B.mv2
C.mg(ba)
D.mg(ba)+mv2

2.选择题(共3题)

3.画出图中通电螺线管旁边的小磁针北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个磁力F的示意图(作用点已标出).

4.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脸时,将玻玻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在此实验中:

5.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脸时,将玻玻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在此实验中:

3.多选题(共2题)

6.
甲、乙双方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拔河比赛,正僵持不下,如图所示.如果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6 000N,同学甲1和乙1对绳子的水平拉力均为500 N.绳上的A、B两点分别位于甲1和乙1、乙1和乙2之间.不考虑绳子的质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乙方队员的总的摩擦力是6 000 N
B.A处绳上的张力为零
C.B处绳上的张力为500 N
D.B处绳上的张力为5500N
7.
如图所示,带电平行金属板AB,板间的电势差为UA板带正电,B板中央有一小孔.一带正电的微粒,带电量为q,质量为m,自孔的正上方距板高h处自由落下,若微粒恰能落至AB板的正中央c点,则
A.微粒在下落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加,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B.微粒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为mg(h+d/2),电场力做功为-Uq/2
C.微粒落入电场中,电势能逐渐增大,其增量为Uq/2
D.若微粒从距B板高2h处自由下落,则恰好能达到A板

4.解答题(共2题)

8.
(12分)如图所示,长为R的轻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把球拉至最高点A,然后以υ0=的水平速度抛出。

计算:(1)绳被拉直时小球的位置在何处?
(2)小球经过最低点C时小球对绳的拉力F?(设绳被拉直后小球沿绳方向的分速度迅速变为零)
(3)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绳子对小球所做的功是多少?
9.
(10分)如图所示,两根平行光滑金属导轨PQ和MN相距d=0.5m,它们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α(sinα=0.6),导轨的上方跟电阻R=4Ω相连,导轨上放一个金属棒,金属棒的质量为m=0.2kg、电阻为r=2Ω。整个装置放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1.2T.金属棒在沿斜面方向向上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电阻R消耗的最大电功率P="1.0W." (g="10m/s2)"

求:(1)恒力的大小;
(2)恒力做功的最大功率

5.实验题(共1题)

10.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一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A.将打点计时器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
B.将长约的纸带用小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后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
C.先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D.换几条纸带,重复上面实验
E.在答出的纸带中挑选第一、第二两点间距接近2mm,且点迹清楚的纸带进行测量,先记下O第一个点的位置,再从后面较清晰的任意点开始依次再取四个计数点ABCD,求出相应位置对应的速度及其下落的高度.
F.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G.根据以上测得数据计算相应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以上操作有错误的是______
(2)选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起点,ABC为三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通过周期为的交流电,用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测得这三个数字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______,应写成______在计数点AB之间,B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未画出,重锤的质量为,根据以上数据,求当打点针打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_____J;这时它的动能是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往往出现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