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且M
m,若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则当人拉着绳向右跨出一步后,人和物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
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 |
C.人对地面的作用力不变 |
D.人对地面的作用力减小 |
2.
在公交车上坐着一位中学生,脚边放着他携带的一小桶水。当公交车急转弯时,桶内的水溅了出来。中学生对司机有意见了,于是便出现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中学生:师傅,怎么搞的,我桶里的水都泼出来了
司机:我车子正在转弯呢
中学生:那你弯子为什么转的那么大?转小点,桶里的水就不会泼出来了
司机:如果我把弯子转的小一点,你桶里溅出来的水会更多
你读了这段对话,对下面的说法进行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司机:我车子正在转弯呢
中学生:那你弯子为什么转的那么大?转小点,桶里的水就不会泼出来了
司机:如果我把弯子转的小一点,你桶里溅出来的水会更多
你读了这段对话,对下面的说法进行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中学生说的对 |
B.司机师傅说的对 |
C.汽车转弯时,桶内的水会泼出来,这是一种离心现象 |
D.汽车转弯时,桶内的水会泼出来,是因为外界提供的向心力不足造成的 |
3.
下列关于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功是矢量,正负表示其方向 |
B.功是标量,正负表示外力对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 |
C.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做负功取决于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 |
D.力对物体做的功总是在某过程中完成的,所以功是一个过程量 |
2.多选题- (共3题)
5.
“神舟三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后,在离地面340km的圆轨道上运行了108圈。关于“神舟三号”的发射与“神舟三号”在圆轨道运行的描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加速发射升空阶段,座椅对宇航员的作用力大于宇航员对座椅的作用力 |
B.火箭加速发射升空阶段,宇航员对座椅的作用力大于宇航员的重力 |
C.“神舟三号”在圆轨道上运行时,宇航员所受的万有引力远比在地面上小,可以忽略 |
D.飞船内所有物体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他们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
6.
汽车以恒定功率P由静止开始在水平路面上启动,其所受阻力大小恒为f,经过时间t,汽车的运动速度v1刚好满足P=fv1,在此过程中,()
A.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B.汽车牵引力做功为![]() |
C.汽车牵引力做功为Pt |
D.汽车最终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等于v1 |
3.解答题- (共5题)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木块从静止开始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加速运动,加速度a=5.2m/s2。至水平面末端时速度v0=6m/s,此时撤去拉力,木块运动到质量为M=2kg小车上。已知木块与地面、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不计小车与地面摩擦。已知拉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3°,(g=10m/s2,sin53°=0.8,cos53°=0.6)。

求:(1)拉力F大小
(2)为使木块不离开小车,小车最短为多长?

求:(1)拉力F大小
(2)为使木块不离开小车,小车最短为多长?
8.
(10分)游乐园的小型“摩天轮”上对称站着质量均为m的8位同学,如图所示,“摩天轮”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匀速转动,若某时刻转到顶点a上的甲同学让一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并立即通知下面的同学接住,结果重物掉落时正处在c处(如图)的乙同学恰好在第一次到达最低点b处接到,己知“摩天轮”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人和吊篮的大小及重物的质量).问:

(1)接住前重物下落运动的时间t=?
(2)人和吊篮随“摩天轮”运动的线速度大小v=?
(3)乙同学在最低点处对地板的压力FN=?

(1)接住前重物下落运动的时间t=?
(2)人和吊篮随“摩天轮”运动的线速度大小v=?
(3)乙同学在最低点处对地板的压力FN=?
9.
一质量m=0.5 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θ=37°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做出了小物块上滑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sin37°=0.6,cos37°=0.8,g="10" m/s2)求:

(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判断滑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在什么位置.

(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判断滑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在什么位置.
10.
(题文)一辆电动汽车的质量为1×103 kg,额定功率为2×104 W,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最大速度为v2,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发动机的最大牵引力为2×103 N,其行驶过程中牵引力F与车速的倒数1/v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整个运动中的最大加速度;
(2)电动车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
(3)电动车发生100m的位移(此时已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1)整个运动中的最大加速度;
(2)电动车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
(3)电动车发生100m的位移(此时已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11.
已知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T1,地球的自转周期T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的方法:同步卫星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由
得
(1)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2)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用上面所给的已知量表示)。


(1)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2)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用上面所给的已知量表示)。
4.实验题- (共1题)
12.
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实验中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为m1,钩码质量为m2,并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中m1应远大于m2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用
图象
(2)下图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

A.小车与平面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平面轨道倾斜角度过大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过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过大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中m1应远大于m2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用

(2)下图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

A.小车与平面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平面轨道倾斜角度过大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过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过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