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二3月月考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6311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6题)

1.
质量为m的A球以速率v与质量为3m的静止B球沿光滑水平面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速率为,则B球速率可能为(  )
A.B.
C.D.2v
2.
小船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向东行驶,若在船上以相对于地面相同的速率2v分别水平向东和向西抛出两个质量相等的重物,则小船的速度将(    )
A.不变B.减小
C.增大D.速度为零
3.
如图所示,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个轻弹簧,B端粘有油泥,小车总质量为M,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接于小车的A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小车和C都静止,当突然烧断细绳时,C被释放,使C离开弹簧向B端冲去,并跟B端油泥粘在一起,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伸长过程中C向右运动,同时小车也向右运动
B.CB碰前,C与小车的速率之比为mM
C.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小车立即停止运动
D.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小车继续向右运动
4.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两个相互接触的木块A、B,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今有一子弹水平穿过两木块.设子弹穿过木块A、B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则子弹穿过两木块后,木块A的速度大小是   (    )

A.     B.     C.     D.
5.
在我们的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在讲解接篮球的技巧时,经常这样描述:当接迎面飞来的篮球,手接触到球以后,两臂随球后引至胸前把球接住.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减小篮球的冲量
B.减小篮球的动量变化
C.增大篮球的动量变化
D.减小篮球的动量变化率
6.
AB两球沿同一条直线运动,图示的x-t图像记录了它们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其中ab分别为AB碰撞前的x-t图线,c为碰撞后它们的x-t 图线.若A球质量为1kg,则B球质量是()
A.0.17kgB.0.34kgC.0.67kgD.1.00kg

2.选择题(共4题)

7.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8.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9.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10.

《人民日报》2016年2月4日载文指出,法治国家以法治社会为基础。法的施行有赖于全体人民和全社会的支持,国家法治化不能没有社会参与,不是脱离社会的法治化。这一观点对公民的启示是(    )

①以宪法和法律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

②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意识

④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3.多选题(共2题)

11.
关于力的冲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作用时间很短的力才能产生冲量
B.冲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力的方向
C.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等大且反向
D.如果力不等于零,则在一段时间内其冲量不可能为零
12.
动能相同的A、B两球(mA>m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当两球相碰后,其中一球停止运动,则可判定()
A.碰撞前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
B.碰撞前A球的动量大于B球的动量
C.碰撞前后A球的动量变化大于B球的动量变化
D.碰撞后,A球的速度一定为零,B球朝反方向运动

4.解答题(共2题)

13.
如右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AB与半径为R="0.32" m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BCD在B点相切,D为轨道最高点.用轻质细线连接甲、乙两小球,中间夹一轻质弹簧,弹簧与甲、乙两球不拴接.甲球的质量为m1="0.1" kg,乙球的质量为m2="0.3" kg,甲、乙两球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固定甲球,烧断细线,乙球离开弹簧后进入半圆轨道恰好能通过D点。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甲、乙两球可看作质点。

①试求细线烧断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②若甲球不固定,烧断细线,求乙球离开弹簧后进入半圆轨道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14.
一辆轿车强行超车时,与另一辆迎面驶来的轿车相撞,两车相撞后,两车车身因相互挤压,皆缩短了,据测算两车相撞前速度约为。则:
(1)试求车祸中车内质量约的人受到的平均冲力是多大?
(2)若此人系有安全带,安全带在车祸过程中与人体的作用时间是,求这时人体受到的平均冲力为多大?

5.实验题(共1题)

15.
(1)利用气垫导轨通过闪光照相进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这一实验。实验要求研究两滑块碰撞时动能损失很小和很大等各种情况,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大应选下图中的_______(填“甲”或“乙”)、若要求碰撞动能损失最小则应选下图中的_______。(填“甲”或“乙”)(甲图两滑块分别装有弹性圈,乙图两滑块分别装有撞针和橡皮泥)

(2)某次实验时碰撞前B滑块静止,A滑块匀速向B滑块运动并发生碰撞,利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连续4次拍摄得到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

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T,在这4次闪光的过程中,A、B两滑块均在0~80 cm范围内,且第1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位于x=10 cm处。若A、B两滑块的碰撞时间及闪光持续的时间极短,均可忽略不计,则可知碰撞发生在第1次闪光后的___________时刻,A、B两滑块质量比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