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福建福州一中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6293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光滑斜面倾角为
,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通过细绳及轻弹簧连接于光滑轻滑轮两侧,斜面底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开始时用手按住物体M,此时M距离挡板的距离为s,滑轮两边的细绳恰好伸直,且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已知M=2m,空气阻力不计。松开手后,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在M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当M的速度最大时(未碰到板),m与地面间的作用力不为零
C.当M的速度最大时(未碰到板),水平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
D.当m离开地面后M做匀速运动
2.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m和m的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中间用一细线连接,并通过另一细线将小球a与天花板上的O点相连,为使小球a和小球b均处于静止状态,且Oa细线向右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恒为370,需要对小球b朝某一方向施加一拉力F。若已知sin370=0.6,cos370=0.8,重力加速度为g,则当F的大小达到最小时,Oa细线对小球a的拉力大小为()

A. 4mg
A.3.2mgB.2.4mgC.3mg
3.
如图甲所示,四个质量、形状相同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将四个质量相同的物块放在斜面顶端,因物块与斜面的摩擦力不同,四个物块运动情况不同,A物块放上后匀加速下滑,B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速下滑,C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减速下滑,D物块放上后静止在斜面上。若在上述四种情况下斜面均保持静止且对地面的压力依次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B.
C.D.
4.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m的球A.B由轻质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正在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的电梯内,细线中的拉力为F,此时突然剪断细线,在线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B.     C. D.
5.
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转轴O,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P为圆周的最高点,若小球通过圆周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忽略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不能到达P点
B.小球到达P点时的速度大于
C.小球能到达P点,且在P点受到轻杆向上的弹力
D.小球能到达P点,且在P点受到轻杆向下的弹力

2.多选题(共5题)

6.
如图所示,甲、乙两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都以恒定速率v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轻轻放在A处,小物体在甲传送带上到达B处时恰好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在乙传送带上到达离B处竖直高度为h的C处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已知B处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则在小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
A.小物体与甲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小
B.两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
C.甲传送带消耗的电能比较大
D.两种情况下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相等
7.
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A. 当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A.当时,A的加速度为
B.当时,A相对B滑动
C.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8.
如图所示,A.B两球分别套在两光滑无限长的水平直杆上,两球通过一轻绳绕过一定滑轮(轴心固定不动)相连,某时刻连接两球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A球向左的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B球的速度为
A.此时B球的速度为
B.当增大到等于时,B球的速度达到最大,A球的速度为0
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绳对B球的拉力一直做正功
9.
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相连。两物块A.B质量均为m,初始时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物块B,使B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A.B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关系分别对应图乙中的A.B图线(时刻A.B的图线相切,时刻对应A图线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时刻,弹簧型变量为0
B. 时刻,弹簧型变量为
C. 从开始到时刻,拉力F逐渐增大
D. 从开始到时刻,拉力F做的功比弹簧弹力做的功少
10.
(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块,甲圆盘为主动轮,乙靠摩擦随甲无打滑转动。甲圆盘与乙圆盘的半径之比为,两圆盘和小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距O点为2r,点为r,当甲缓慢转动起来且转速慢慢增加时(   )
A.与圆盘相对滑动前的角速度之比
B.与圆盘相对滑动前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C.随转速慢慢增加,先开始滑动
D.随转速慢慢增加,先开始滑动

3.解答题(共2题)

11.
成都“欢乐谷”大型的游乐性主题公园,园内有一种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让人体验短暂的“完全失重”,非常刺激.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50m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为研究方便,认为人与座椅沿轨道做自由落体运动2s后,开始受到恒定阻力而立即做匀减速运动,且下落到离地面5m高处时速度刚好减小到零.然后再让座椅以相当缓慢的速度稳稳下落,将游客送回地面.(取g=10m/s2
求:(1)座椅在自由下落结束时刻的速度是多大?
(2)在匀减速阶段,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是游客体重的多少倍?
12.
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粗细均匀的棒,棒下端离地面高H,上端套着一个细环,棒和环的质量均为m,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断开轻绳,棒和环自由下落。假设棒足够长,与地面发生碰撞时,触地时间极短,无动能损失。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空气阻力不计。求:

(1)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摩擦力对环及棒做的总功W;
(2)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棒运动的路程S。

4.实验题(共3题)

13.
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某小组设计了使用位移传感器的图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了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

(1)根据下述图线计算时刻速度= 时刻速度= ,木块加速度    (用图中给出表示);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板的倾角为,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14.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和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 )
A.两个分力的大小要适量大些
B.两个分力间夹角要适量大些
C.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15.
某同学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时,该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小正方体木块,接着用这个小正方体木块把小车轨道的一端垫高,通过速度传感器发现小车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1)设小车的质量为M,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为a,并用刻度尺量出图中AB的距离为l(a<<l且已知θ很小时tanθ≈sinθ),则小车向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
(2)然后用细线通过定滑轮挂上重物让小车匀加速下滑,不断改变重物的质量m,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加速度a与所挂重物质量m的关系的是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