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一平行班下期中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6231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6题)

1.
将三个木板1、2、3固定在墙角,木板与墙壁和地面构成了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如图所示,其中1与2底边相同,2和3高度相同。现将一个可以视为质点的物块分别从三个木板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并沿斜面下滑到底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在这三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率不同,沿着2和3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率相同
B.沿着1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最大
C.物块沿若3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最多的
D.物块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鲎是一样多的
2.
如图,一物体以初速度v0冲向光滑斜面AB,并恰好能沿斜面升高h高度,保证物体初速度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把斜面从C点竖直锯断并移去右边部分,物体冲过C点后相对于A点仍能升高h高度
B.若把斜面弯成圆弧形D,物体仍能沿圆弧升高h高度
C.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或弯成圆弧形D,物体都无法达到相对于A点h高度处
D.若把斜面AB变成曲面AEB,物体将无法到达B点
3.
某利用太阳能驱动的小车质量为m,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时,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小车在平直的道路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速度达到时电动机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并保持不变;小车又继续前进了s距离,达到最大速度。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则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
A.B.C.D.
4.
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从绳子绷紧到运动员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运动员克服弹力做功,蹦极绳弹性势能增加
C.运动员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D.重力势能的改变量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5.
如图,一颗小弹丸从离水面不高处落入水中,溅起的几个小水珠可以跳得很高(不计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弹丸下落时具有的重力势能等于几个水珠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
B.小弹丸下落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小于几个水珠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
C.小弹丸下落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大于几个水珠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
D.小水珠跳起的高度超过弹丸下落的高度,是违背能量守恒的
6.
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两个等量正电荷,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质量m=1 kg的带正电小物块由A点静止释放,并以此时为计时起点,并沿光滑水平面经过B、C两点,其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线在B点位置时斜率最大,则根据图线可以确定

A. A、B两点间的位移大小
B. 中垂线上B点电场强度的大小
C. B、C两点间的电势差
D. A、C两点间的电势能的变化大小

2.多选题(共3题)

7.
同学们在远足过程中看到了有人在进行滑铁索运动,若把滑铁索运动简化成图乙的模型,铁索的两个固定点AB在同一水平面内,AB间的距离为L=80 m,绳索的最低点离AB的垂直距离为h=8 m,若把绳索看作是圆弧,已知一质量m=52 kg的人借助滑轮(滑轮质量不计)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最低点的速度为10 m/s(取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在整个铁索上的运动可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
B.下滑过程中人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人在滑到最低点时对绳索的压力为570N
D.在滑到最低点时人克服阻力做功1560J
8.
静置于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0.3kg,某时刻物体在竖直拉力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若取地面为零势能面,物体的机械能E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OA段重力势能增加6J
B.物体在AB段动能增加了12 J
C.物体在h=2m时的动能为9 J
D.物体经过OA段和AB段拉力做功之比为5:4
9.
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速度是5m/s,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Δx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小球重为2N,弹簧在受到撞击至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形变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撞击轻弹簧到轻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一直变大
B.从撞击轻弹簧到它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C.小球在速度最大时受到的弹力为2N
D.此过程中,弹簧被压缩时产生的最大弹力为12.2N

3.解答题(共2题)

10.
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求:

(1)0~8s时间内,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2)0~10s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1.
《割绳子》是一款风靡世界的休闲游戏。玩家需要通过剪断绳索,让绑着的糖果掉入怪兽嘴里。如图是其中的某个关卡,开始时,一端连有糖果的绳索处于水平状态,另一端固定在O点上,绳索长度为R,图中的怪兽A相对O点水平和竖直位移分别为R和2R,怪兽B位于O点正上方R处,C处为喷气装置,可为糖果提供水平向右的动力或者阻力,该装置相对O点的竖直位移为R,已知糖果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题中涉及物体都可视作质点处理,糖果由水平位置开始静止释放,回答下列问题:

(1)糖果运动到最低点时,其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2)试通过分析说明,糖果运动至最低点时,剪短绳索,能否被怪兽A吃到。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则计算说明怪兽A在同一高度的什么位置才能吃到糖果。
(3)显然,喷气装置提供额外的能量之后,糖果才有可能被怪兽B吃到,请问这部分额外能量最少为多少?

4.实验题(共2题)

12.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图1所示,当静止的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视小车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2)下列4条纸带哪一条是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正确操作可能得到的纸带______
A.
B.
C.
D.
(3)若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和数据处理无错误,则绘出的图线(图2中△v2=v2-0、将一根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1)应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但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的图线如图所示,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_____.
13.
小明同学想自己动手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前,他需要选择仪器; 

(1)对于实验仪器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  
A.选重锤时稍重一些的比轻的好
B.选重锤时体积大一些的比小的好
C.实验时要用秒表计时,以便计算速度
(2)完成实验后,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纸带距离时如图乙,读出A、C两点间距为__cm,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0.02s打一个点,则B点对应的速度vB=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H点对应的速度为vH,重物下落的高度为hBH,重物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为得出实验结论完成实验,要比较mghBH与____的大小(用题给字母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