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宇航员站在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和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抛出点到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半径为R,求该星球的质量是

A.![]() | B.![]() | C.![]() | D.![]() |
3.
假如一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
A.根据公式![]() |
B.根据公式![]() |
C.根据公式![]() |
D.根据公式T=2πr/V,可知卫星运动周期变为原来2倍 |
4.
两个质量均匀的球体,相距
,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10-8N,若它们的质量、距离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万有引力为:

A.4×10-8N | B.2×10-8N | C.10-8N | D.10-4N |
5.
全球定位系统(GPS)有24颗卫星分布在绕地球的6个轨道上运行,距地面的高度都为2万千米.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3.6万千米,地球半径约为6 400 km,则全球定位系统的这些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 )
A.3.1 km/s | B.3.9 km/s |
C.7.9 km/s | D.11.2 km/s |
6.
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若从地球上高h处平抛一物体,射程为60m,则在该星球上,从同样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射程应为( )
A.10m | B.15m | C.90m | D.360m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4题)
9.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是人为规定的 |
B.m1、m2彼此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 |
C.m1、m2彼此的万有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
D.m1、m2彼此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10.
在环绕轨道飞行的“神舟”五号飞船轨道舱内空间是微重力环境,正确的理解是( )
A.飞船内物体所受的重力远比在地面小,可以忽略 |
B.飞船内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在地面上相比不会是数量级上的差别 |
C.飞船内物体也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恰好提供它所需要的向心力 |
D.飞船内物体能漂浮在舱中,好像重力消失了似的 |
11.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附近,在距月球表面200 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俘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经过几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 km、周期127 min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月球的半径R月和引力常量G,忽略地球对嫦娥一号的引力作用,则由上述条件( )


A.可估算月球的质量 |
B.可估算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
C.可知卫星沿轨道Ⅰ经过P点的速度小于沿轨道Ⅲ经过P点的速度 |
D.可知卫星沿轨道Ⅰ经过P点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Ⅱ经过P点的加速度 |
12.
已知引力常量是G,下列各组物理数据中,能够估算月球质量的是( )
A.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地中心距离 |
B.绕月球表面运行的飞船的周期及月球的半径 |
C.绕月球表面运行的飞船的周期及线速度 |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4.解答题- (共3题)
13.
三个质量均为m的恒星系统,组成一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它们仅受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且正在绕系统的质心O点为圆心、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做匀速率圆周运动.试求:系统的角速度ω的大小。

14.
若宇航员完成了对火星表面的科学考察任务,乘坐返回舱返回围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舱,如图所示.为了安全,返回舱与轨道舱对接时,必须具有相同的速度.已知:该过程宇航员乘坐的返回舱至少需要获得的总能量为E(可看做是返回舱的初动能),返回舱与人的总质量为m,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火星半径为R,轨道舱到火星中心的距离为r,不计火星表面大气对返回舱的阻力和火星自转的影响.问:

(1)返回舱与轨道舱对接时,返回舱与人共具有的动能为多少?
(2)返回舱在返回轨道舱的过程中,返回舱与人共需要克服火星引力做多少功?

(1)返回舱与轨道舱对接时,返回舱与人共具有的动能为多少?
(2)返回舱在返回轨道舱的过程中,返回舱与人共需要克服火星引力做多少功?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