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
B.物体的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越大 |
C.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
D.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
3.
质量为 0.5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下滑到斜面的底端后进入粗糙水平面滑行,直到静止,它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g⁄s2)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斜面的倾角为60° |
B.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外力是5N |
C.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
D.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合外力是2.5N |
4.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如果分力F1的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那么为了使橡皮条仍然伸长到原来的O点,对分力F2来说,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可以有多个方向 |
B.F2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 |
C.F2的方向和大小是唯一确定的值 |
D.F2的方向是唯一的,但大小可有多个值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的时候处于失重状态。 |
B.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
D.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
6.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M、N分别是两个轮边缘的质点,两皮带轮半径分别为r和R,且r=R,则( )


A.M、N角速度之比为3∶2 | B.M、N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2 |
C.M、N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1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7.
如图所示,轻杆的一端有一个小球,另一端有光滑的固定轴
.现给球一个初速度,使球和杆一起绕
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不计空气阻力,用
表示球到达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则
( )






A.—定是拉力 |
B.—定是推力 |
C.一定等于零 |
D.可能是拉力,可能是推力,也可能等于零 |
8.
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所以是匀速运动 |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恒定 |
C.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 |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等 |
9.
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中,火箭沿线速度反向喷火,喷火后在新的轨道上仍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a减小,T增大,r减小 | B.a减小,T减小,r减小 |
C.a减小,T增大,r增大 | D.a增大,T减小,r增大 |
2.多选题- (共8题)
10.
骑自行车的人沿斜坡直线向下行驶,在第1s、第2s、第3s、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1m、2m,3m、4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5m/sB在第3s内、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B. 可以肯定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为3m/s
C. 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A. 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5m/sB在第3s内、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B. 可以肯定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为3m/s
C. 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11.
关于平均速度,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v0和末速度vt的平均值,即![]() |
B.对加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仍能用定义式![]() |
C.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可应用上述两个公式中的任何一个 |
D.对任何直线运动都可用公式![]() |
12.
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用时为t。现在物体由A点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运动到某一最大速度vm,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运动,到B点停止,用时仍然为t,则物体的()
A.最大速度vm只能为2v,无论a1、a2为何值 |
B.最大速度 v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
C.加速度a1、a2值必须是一定的 |
D.加速度a1、a2必须满足![]() |
13.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0~1s内,a=4m/s2 |
B.物体在2~3s内的加速度与在3~4s内的加速度相同 |
C.物体在3~4s秒内的加速度与4~5s内的加速度相同 |
D.物体在5s内总位移为4m |
14.
如图所示,轻杆左端插在竖直墙内固定,右端安有光滑轻滑轮。细绳的上端固定在竖直墙上,下端跨过滑轮与重为G的物体相连,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杆处于水平位置,细绳的上段与杆的夹角为α=30°。关于细绳对滑轮的压力F,下列说法正确是


A.F的方向沿杆向左 |
B.F的方向与杆成30°角斜向左下方 |
C.F与重力G的大小相等 |
D.F一定比重力G大 |
15.
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动摩擦因数
,由此可见()

A.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
B.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间的摩擦力成正比,和物体间的压力成反比 |
C.动摩擦因数μ只和相互接触的物体材料有关 |
D.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间相互接触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
16.
玉树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一架装载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以10 m/s的速度水平飞行,在距地面180 m的高度处,欲将救灾物资准确投放至地面目标,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
A.物资投出后经过6 s到达地面目标 |
B.物资投出后经过18 s到达地面目标 |
C.应在距地面目标水平距离60 m处投出物资 |
D.应在距地面目标水平距离180 m处投出物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