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的实心圆球被直径AB所在的平面一分为二,先后以AB沿水平和竖直两种不同方向放置在光滑支架上,处于静止状态,两半球间的作用力分别为F和F′,已知支架间的距离为AB的一半,则
为 ( )



A.![]() | B.![]() | C.![]() | D.![]() |
2.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若从0时刻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10-0.1v2) m,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 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 |
C.0时刻的初速度为10 m/s | 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 m |
3.
如图,拉格朗日点L1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1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以
、
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A.


C.


4.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电动机带动下,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
匀速向右运动,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传送带右端以水平向左的速率
(
)滑上传送带,最后滑块返回传送带的右端。关于这一过程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滑块返回传送带右端的速率为![]() |
B.此过程中传送带对滑块做功为![]() |
C.此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做功为![]() |
D.此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大于![]() |
5.
质量为m的物块甲以3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有一轻弹簧固定其上,另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乙以4m/s的速度与甲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则


A.甲、乙两物块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由于弹力作用,系统动量不守恒 |
B.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甲物块的速率为零 |
C.当甲物块的速率为1m/s时,乙物块的速率可能为2m/s,也可能为0 |
D.甲物块的速率可能达到5m/s |
2.选择题- (共1题)
6.找规律,填一填.
1,11,21,31,{#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
3.多选题- (共1题)
7.
“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在飞船完成任务后返回地面,要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神舟九号”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 |
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速度 |
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
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
4.解答题- (共3题)
8.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沿斜面方向的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匀加速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C时F的大小恰为2mg。问:

(1)从F开始作用到物块B刚要离开C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物块A做的功;
(2)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动能;
(3)从F开始作用到物块B刚要离开C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

(1)从F开始作用到物块B刚要离开C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物块A做的功;
(2)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动能;
(3)从F开始作用到物块B刚要离开C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
9.
图为某游乐场内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整个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表面粗糙的AB段与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在B点水平相切。点A距水面的高度为H,圆弧轨道BC的半径为R,圆心O恰在水面。一质量为m的游客(视为质点)可从轨道AB的任意位置滑下,不计空气阻力。

(1)若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B点时沿切线方向滑离轨道落在水面D点,OD=2R,求游客滑到的速度vB大小及运动过程轨道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f;
(2)若游客从AB段某处滑下,恰好停在B点,有因为受到微小扰动,继续沿圆弧轨道滑到P点后滑离轨道,求P点离水面的高度h。(提示: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任一点,质点所受的向心力与其速率的关系为
)

(1)若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B点时沿切线方向滑离轨道落在水面D点,OD=2R,求游客滑到的速度vB大小及运动过程轨道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f;
(2)若游客从AB段某处滑下,恰好停在B点,有因为受到微小扰动,继续沿圆弧轨道滑到P点后滑离轨道,求P点离水面的高度h。(提示: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任一点,质点所受的向心力与其速率的关系为

10.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先后经过等压、等容和等温过程完成一个循环,A、B、C状态参量如图所示,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为27 ℃,求:

(1)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TB;
(2)气体从A→B→C状态变化过程中与外界交换的总热量Q。

(1)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TB;
(2)气体从A→B→C状态变化过程中与外界交换的总热量Q。
5.实验题- (共2题)
11.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4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3W、4W…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出的纸带测出.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2)如图给出了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从中截取了测量小车最大速度所用的一段纸带,测得A、B、C、D、E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48 cm,BC=1.60 cm,CD=1.62 cm,DE=1.62 cm;已知相邻两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则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vm=________ m/s.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中可以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自由下滑时能保持匀速运动 |
B.实验仪器安装时,可以不平衡摩擦力 |
C.每次实验小车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
D.实验中要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 |

12.
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填正确答案标号)。
(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k,得Ek= 。
(3)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x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不变。m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不变,h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b)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k的表达式可知,Ep与△x的 次方成正比。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填正确答案标号)。
|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 |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 ||
D.弹簧的压缩量△x | ||
E.弹簧原长l0 |
(3)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x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不变。m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不变,h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b)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k的表达式可知,Ep与△x的 次方成正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