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实验班下期中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5937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3题)

1.
如右上图,倾角为α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A与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现用拉力F沿斜面向上拉弹簧,使物体A在光滑斜面上匀速上滑,上滑的高度为h,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在这一过程中( )
A.弹簧的伸长量为
B.拉力F做的功为[
C.物体A的机械能增加
D.斜面体受地面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零
2.
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沿不光滑的轨道运动到高为h的B点后自动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经过A点,则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A.B.
C.D.
3.
如图所示,a、b是竖直方向上的电场线的两点,一带电质点在a点由静止释放,沿电场线向上运动,到b点恰好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在a、b两点所受的电场力都是竖直向上的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C.带电质点在a点的电势能比b点的电势能小
D.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小

2.选择题(共2题)

4.找规律,填数。

1  4    7  10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5.找规律,填数。

1  4    7  10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3.多选题(共2题)

6.
如图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保持静止,一木块从顶端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加速下滑到底端.如果让传送带沿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匀速运动,同样的木块从顶端以同样的初速度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与传送带保持静止时相比()
A.木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变长
B.木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不变
C.木块在滑到底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变小
D.木块在滑到底端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内能数值将变大
7.
在新疆旅游时,最刺激的莫过于滑沙运动.如图所示,某人坐在滑沙板上从沙坡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沿直线下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为2v0,设人下滑时所受阻力恒定不变,沙坡长度为L,斜面倾角为α,人的质量为m,滑沙板质量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
A.若人在斜面顶端被其他人推了一把,沿斜面以v0的初速度下滑,则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3v0
B.若人在斜面顶端被其他人推了一把,沿斜面以v0的初速度下滑,则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5v0
C.人沿沙坡下滑时所受阻力Ffmgsinα-/L
D.人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功率的最大值为2mgv0

4.解答题(共1题)

8.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台阶上静止放置一质量m=0.5kg的小物块,它与水平台阶表面建的动摩擦因数μ=0.5,且与台阶边缘O点的距离为s=5m.在台阶右侧固定了一个以O点为圆心的圆弧形挡板,并以O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现用F=5N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小物块最终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g=10m/s2).

(1)若小物块恰能击中挡板的上边缘P点,P点的坐标为(1.6m,0.8m),求其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2)为使小物块击中挡板,求拉力F作用的距离范围;
(3)改变拉力F的作用时间,使小物块击中挡板的不同位置,求击中挡板时小物块动能的最小值.(结果可保留根式)

5.实验题(共2题)

9.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为第一个点,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那么:

(1)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点到____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从点到(1)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动能增加量__________;请简述两者不完全相等的原因_______。(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3)若测出纸带上所有点到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及物体下落的高度,则以为纵轴,以为横轴画出的图像是图中的__________。
A.B.
C.D.
10.
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______。
(2)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_____(填字母代号)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清晰
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3)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
(4)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___(填字母代号)。
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
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
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
D.钩码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