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5773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1/2/21

1.选择题(共5题)

1.下列关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2.下列关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3.关于城市区位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关于城市区位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5.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2.单选题(共4题)

6.
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分别受到大小相等的作用力F,如图所示。当它们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特点是(  )
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
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7.
A.9NB.5NC.2ND.10N
8.
一人以不变的速度面向河对岸游去,游到河中间时,水的流速增大,则渡河人实际所用的时间比预定的时间( )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9.
如图,静止在地球上的AB两物体都要随地球一起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运动周期都是相同的B.它们的线速度都是相同的
C.它们的线速度大小都是相同的D.它们的角速度是不同的

3.多选题(共2题)

10.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重力的方向一定与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
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
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就是惯性定律二者没有区别
B.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惯性;受到外力作用时,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而就无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

4.填空题(共2题)

12.
如图,用力F将重1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上,F=50N,方向垂直于墙。若物体匀速下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动摩擦因数是______,若物体静止不动,它受到的静摩擦力是______N.若撤去力 F,当铁块沿着墙壁自由下落时,铁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N.
13.
如图,主动轮O1上两轮的半径分别为3r和r,从动轮O2的半径为2r,A、B、C分别为轮缘上的三点,设皮带不打滑,求A、B、C三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之比: = .
=   .

5.解答题(共1题)

14.
某飞机着陆时的速度是20m/s,随后匀减速滑行,加速度大小是,求: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和停下所用的时间?

6.实验题(共2题)

15.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打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6.
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Δs相等的三点A、B、C,量得Δs= 0.6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 = 0.6m,h2 = 1.0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g=10m/s2)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
(2)物体经过B时的速度为_______m/s;
(3)抛出点在A点上方高度为_________m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