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在某校运动会上,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参加了在体育场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标准跑道的最内侧跑道(第一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 )


A.x甲>x乙,s甲<s乙 | B.x甲<x乙,s甲>s乙 |
C.x甲>x乙,s甲>s乙 | D.x甲<x乙,s甲<s乙 |
2.
小明发现从核桃树上同一高度一颗核桃和一片树叶同时从静止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桃和树叶的运动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
B.核桃先落地是由于核桃受到的重力较大 |
C.核桃和树叶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
D.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核桃和树叶会同时落地 |
4.
如图所示,可以视为质点的小球A、B被轻绳连接后,挂在光滑的圆柱上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圆柱截面的圆心为O点,∠AOB=90°,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30°,则A、B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


A.1∶2 | B.![]() |
C.1∶![]() | D.![]() |
6.
一个小球在坐标原点O被水平抛出,小球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瞬时速度和竖直方向所成的角为α,位移和竖直方向所成的角为β,则α和β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 ( )


A.α和β都随时间增大 |
B.α和β都随时间减小 |
C.α随时间增大,β随时间减小 |
D.α随时间减小,β随时间增大 |
9.
根据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人扛着行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时,工人对行李做正功 |
B.工人扛着行李从一楼走到三楼,工人对行李做正功 |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的功大小相等,并且其代数和为0 |
D.在水平地面上拉着一物体运动一圈后又回到出发点,则由于物体位移为0,所以摩擦力不做功 |
2.选择题- (共6题)
12.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过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 H12O6,请根据该化学式进行计算:
3.多选题- (共4题)
17.
(多选)拥有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大飞机是几代航天人的梦想,这一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如下图所示,具有完全自己知识产权的C919国产客机2014年试航,2016年陆续交付使用.下列关于C919客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919客机受到的重力指向地心 |
B.C919客机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引力 |
C.C919客机受到的重力总是垂直水平面向下 |
D.C919客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 |
18.
一辆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5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功率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2×103kg,汽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 取g="10" m/s2)则()


A.汽车在前5 s内的牵引力为4×103N |
B.汽车在前5 s内的牵引力为6×103N |
C.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0 kW |
D.汽车的最大速度为20 m/s |
4.解答题- (共3题)
20.
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A、B两物体在水平力作用下共同向右运动,其x-t图象如图乙所示,若已知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M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求:
(1)m与M之间的摩擦力F1;
(2)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2(重力加速度为g).
(1)m与M之间的摩擦力F1;
(2)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2(重力加速度为g).

21.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一块木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其质量M=2.0 kg.质量m=1.0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最右端.现对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木板与小物块发生相对滑动.已知F=6 N,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g取10 m/s2.
(1)求木板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在F作用1 s后将其撤去,为使小物块不脱离木板,木板至少多长?
(1)求木板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在F作用1 s后将其撤去,为使小物块不脱离木板,木板至少多长?

22.
滑板运动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运动,如图所示,某滑板运动员恰好从B点进入半径为2.0 m的1/4圆弧轨道,该圆弧轨道在C点与水平光滑轨道相接,运动员滑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0 m/s.求他到达C点前、后瞬间的加速度(不计各种阻力).

5.实验题- (共3题)
23.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一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过程如下: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固定;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在小车上固定一平衡物;调节滴水计时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0.2 s滴一滴(以滴水计时器内盛满水为准);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调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入浅盘内;随即在撤去浅盘的同时放开小车,于是水滴在白纸上留下标志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将小车移开。图乙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量出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是x01=1.40 cm,x12=2.15 cm,x23=2.91 cm,x34=3.65 cm,x45=4.41 cm,x56=5.15 cm。试问:

(1)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_______原理类似。
(2)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v4=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_______原理类似。
(2)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v4=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
某同学在做利用橡皮筋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拖着纸带的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由静止运动到木板底端,在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相邻点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 )
A.始终是均匀的 | B.先减小后增大 |
C.先增大后减小 | D.先增大后均匀不变 |
25.
某同学利用自己设计的弹簧弹射器做“验证弹簧弹性势能Ep=
kx2(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水平放置的弹射器将质量为m的小球弹射出去.测出小球通过两个竖直放置的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t.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压缩量为x,甲、乙光电门间距为L,忽略一切阻力.


(1)小球被弹射出的速度大小v=______,求得弹簧弹性势能Ep=______.(用题目中的字母符号表示)
(2)该同学测出多组数据,计算并画出如图(b)所示Ep与x2的关系图线,从而验证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图线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3)由于重力作用,小球被弹射出去后运动轨迹会向下有所偏转,这对实验结果________影响(选填“有”或“无”).



(1)小球被弹射出的速度大小v=______,求得弹簧弹性势能Ep=______.(用题目中的字母符号表示)
(2)该同学测出多组数据,计算并画出如图(b)所示Ep与x2的关系图线,从而验证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图线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3)由于重力作用,小球被弹射出去后运动轨迹会向下有所偏转,这对实验结果________影响(选填“有”或“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