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2013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气象部门说,登陆时,“海燕”持续风速为235 km/h,中心最大风速达到314 km/h.其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
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
B.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
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
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
2.
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 s内与第6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通过第3 个1 m与通过第6个1 m时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1∶v2,则
A.x1∶x2=5∶11,v1∶v2=1∶![]() |
B.x1∶x2=1∶4,v1∶v2=1∶![]() |
C.x1∶x2=5∶11,v1∶v2=(![]() ![]() ![]() ![]() |
D.x1∶x2=1∶4,v1∶v2=(![]() ![]() ![]() ![]()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 |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 |
4.
如图,m=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N的作用,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g取10m/s2)


A.0 |
B.4m/s2,水平向左 |
C.2m/s2,水平向左 |
D.4m/s2,水平向右 |
5.
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可能的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


A.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
B.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
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
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
6.
一艘小船要从O点渡过一条两岸平行、宽度为d="100" m的河流,已知河水流速为v1="4" 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2" m/s,B点距正对岸的A点x0="173" m.下面关于该船渡河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小船过河的最短航程为100 m
B. 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25 s
C. 小船可以在对岸A、B两点间任意一点靠岸
D. 小船过河的最短航程为200 m

A. 小船过河的最短航程为100 m
B. 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25 s
C. 小船可以在对岸A、B两点间任意一点靠岸
D. 小船过河的最短航程为200 m
8.
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起离奇交通事故.家住公路弯处的李先生家在三个月内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次有辆卡车冲进李先生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损毁的血腥惨案.经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协力调查,画出的现场示意图如图所示.交警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受到离心力 |
B.由图可知事故的原因可能是车速过快 |
C.为尽量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公路在设计上应东高西低 |
D.为尽量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可以减小路面弯道半径 |
9.
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M、N为椭圆轨道短半轴的端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三条轨道中周期从大到小的顺序是3轨道、1轨道、2轨道 |
B.在三条轨道中速率最大的时刻为经过2轨道的Q点,速率最小的时刻为经过2轨道上P点 |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
D.卫星在轨道2上从M—P—N运动所需的时间等于从N—Q—M的时间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12.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t0 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B.在t0 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C.在t0 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方,并且两物体间距离越来越大 |
D.在t0时刻之后,甲物体在乙物体前方,并且两物体间距离越来越小 |
14.
如图所示,一端可绕O点自由转动的长木板上方放一个物块,手持木板的另一端,使木板从水平位置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则在物块相对于木板滑动前的过程中( )


A.重力做正功 |
B.摩擦力做负功 |
C.摩擦力不做功 |
D.支持力不做功 |
4.解答题- (共4题)
15.
火车沿平直铁轨匀加速前进,通过一路标时的速度为10.8 km/h,1 min后变成54 km/h,又经过一段时间,火车的速度才达到64.8 km/h.求上述过程中,火车的位移是多少?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若人的质量m2=60 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则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7.
如图所示,质量为m1=5 kg的滑块,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 N的力F推滑块,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2=10 kg,且始终静止,g取10 m/s2,求:
(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
(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
(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18.
如图所示,将直径为2R的半圆形导轨固定在竖直面内的A、B两点,直径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在导轨上套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原长为2R、劲度系数为k-
的弹性轻绳穿过圆环且固定在A、B两点.已知弹性轻绳满足胡克定律,形变量相同时弹性势能也相等,且弹性绳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将圆环由A点正下方的C点静止释放,当圆环运动到导轨的最低点D点时,求:

(1)圆环的速率v;
(2)导轨对圆环的作用力F的大小?


(1)圆环的速率v;
(2)导轨对圆环的作用力F的大小?
5.实验题- (共2题)
19.
某探究学习小组欲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小车的质量用M表示,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要顺利完成该实验,则:

(1)为使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要使细线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2)某次打出的某一条纸带,A、B、C、D、E、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如图,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利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3)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请在图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象_____________.


(4)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为使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要使细线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2)某次打出的某一条纸带,A、B、C、D、E、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如图,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利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3)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请在图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象_____________.


(4)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装置,小车质量M,在平衡摩擦力之后,挂上重物m后,小车拖动纸带并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乙中的纸带只是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所标注的点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使用毫米刻度尺进行测量后,将数据记录在图中.则:(重力加速度为g)


(1)在该实验装置中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取为mg,则小车质量M与所挂重物质量m应满足什么关系________
(2)若小车质量M和重物质量m满足(1)中条件,请用题目所给各个物理量的符号计算下面问题:
b点所对应的小车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
从b点到e点,小车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
从b点到e点,重物对小车做功为__________.


(1)在该实验装置中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取为mg,则小车质量M与所挂重物质量m应满足什么关系________
A.M<m | B.M<<m | C.M>m | D.M>>m |
b点所对应的小车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
从b点到e点,小车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
从b点到e点,重物对小车做功为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