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丘北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达标检测卷(二)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53241

试卷类型:会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9

1.单选题(共9题)

1.
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公里,设计时速为80 km/h,隧道管养护在夜间1:00-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
B.设计时速80 km/h为瞬时速率
C.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
D.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 min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
2.
“请确定物体在5s时的位置”,这里的“5s时”应理解为( )
A.0到5s末这一段时间
B.4s末到5s末这一段时间
C.5s末这一时刻
D.5s初,即4s末这一时刻
3.
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恒力F的作用,在时间t内移动距离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F在时间t内可以使质量为m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为x
B.力F在时间t内可以使质量为m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为x
C.力F在时间3t内可以使质量为3m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为x
D.F的力在时间t内可以使质量为m的物体移动距离为x
4.
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1:2,速度之比v1v2=2:1,设两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当两车急刹车后两车滑行的最大距离分别为s1s2.则(  )
A.s1s2=1:2B.s1s2=2:1C.s1s2=1:1D.s1s2=4:1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在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提出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情况,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可以不学
C.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他既没有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也没有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只利用了开普勒第三定律
D.第谷通过自己的观测,发现行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
6.
如图所示,吊篮A、物体B、物体C的质量分别为m、3m、2m.BC分别固定在弹簧两端,弹簧的质量不计.BC在吊篮的水平底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将悬挂吊篮的轻绳剪断的瞬间(    )
A.吊篮A的加速度大小为g
B.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g
C.物体C的加速度大小为2g
D.ABC的加速度大小都等于g
7.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个与水平面夹角为的斜杆A,另一竖直杆B以速度v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从两杆开始相交到最后分离的过程中,两杆交点P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分别为(  )
A.水平向左,大小为vB.竖直向上,大小为
C.沿杆A斜向上,大小为D.沿杆A斜向上,大小为
8.
如图所示,关闭动力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P处进入空间站轨道,与空间站实现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航天飞机向P处运动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
B.根据题中条件不能计算出月球质量
C.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空间站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
D.航天飞机在与空间站对接过程中速度将变小
9.
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在前t秒内重力对它做功的平均功率及在t秒末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P分别为(t秒末小球未着地)(  )
A.  =mg2t2P mg2t2
B. =mg2t2Pmg2t2
C. = mg2tPmg2t
D. =mg2tP=2mg2t

2.多选题(共3题)

10.
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 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A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1 m/s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C.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
D.前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
11.
质量分别为2kg和3kg的物块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块A、B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20 N、 F2=10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6N
B. 如果只有F1作用,则弹簧的弹力大小变为12N
C. 若把弹簧换成轻质绳,则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零
D. 若F1=10 N、 F2=20 N,则弹簧的弹力大小不变
12.
如图为某品牌自行车的部分结构。A、B、C分别是飞轮边缘、大齿盘边缘和链条上一个点。现在提起自行车后轮,转动脚蹬子,使大齿盘和飞轮在链条带动下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C三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与飞轮、大齿盘半径成反比
D. 由图中信息,A、B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1∶3

3.解答题(共4题)

13.
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2 m/s2,求:
(1)第5 s末物体的速度多大?
(2)前4 s的位移多大?
(3)第4 s内的位移多大?
14.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 m/s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A端与B端相距4 m,求物体由AB的时间和物体到B端时的速度.
15.
如图所示为汽车在水平路面做半径为R的大转弯的后视图,悬吊在车顶的灯左偏了θ角,则:

(1)车正向左转弯还是向右转弯?
(2)车速是多少?
(3)若(2)中求出的速度正是汽车转弯时不打滑允许的最大速度,则车轮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
16.
起重机钢索吊着质量m=1.0×103kg的物体,以a=2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向上提升了5 m,物体的动能增加了多少?钢索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多少?(g取10 m/s2)

4.实验题(共2题)

17.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一段纸带如下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由纸带提供的数据求出打下点CE时小车的速度,填入下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作出的vt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18.
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电源的频率为50Hz,依次打出的点为0、1、2、3、4、…、n,则:
(1)如用第2点到第6点之间的纸带来验证,必须直接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计算出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实验步骤操作合理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A.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
B.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C.取下纸带,更换新纸带(或将纸带翻个面)重新做实验.
D.将重物固定在纸带的一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
E.选择一条纸带,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1h2h3、…、hn,计算出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vn.
F.分别算出mvmghn,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看是否相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