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2.
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与Q的角速度之比约为( )
A.1:4 |
B.4:1 |
C.1:8 |
D.8:1 |
3.
如图所示,a、b、c三个相同的小球,a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b、c从同一高度分别开始自由下落和平抛,它们与地面接触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分别Pa、Pb、Pc。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它们同时到达同一水平面 |
B.它们的末动能相同 |
C.它们与地面刚接触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a<Pb=Pc |
D.它们与地面刚接触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a=Pb=Pc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时刻都在变化 |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
C.一个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
D.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的总功一定为0 |
5.
在物理课堂上,陈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一个鸡蛋从一定高度h掉入透明玻璃缸里,结果鸡蛋摔碎了。若在实验中,将一个50g的鸡蛋从1m的高度掉下,与玻璃缸的撞击时间约为2ms,则该鸡蛋受到玻璃缸的作用力约为( )


A.10 N |
B.102 N |
C.103 N |
D.104 N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7.
如图所示,两根长度不相同的细线分别系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细线的上端都系于O点。设法让两个小球均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L1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L2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线L1和细线L2所受的拉力大小之比为![]() |
B.小球m1和m2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
C.小球m1和m2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 |
D.小球m1和m2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
8.
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
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
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
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
9.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质量为m装有弧形槽的小车.现有一质量为2m的小球以v0的水平速度沿切线水平的槽口向小车滑去(不计摩擦),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小车右端,则( )


A.小球在小车上到达的最大高度为![]() |
B.小球离车后,对地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
C.小球离车后,对地将向右做平抛运动 |
D.此过程中小球对车做的功为![]() |
4.解答题- (共2题)
10.
如图所示,以A、B 和C、D 为断点的两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一滑板静止在光滑的地面上,左端紧靠B 点,上表面所在平面与两半圆分别相切于B、C 两点,一物块(视为质点)被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E 点,运动到A 点时刚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然后经A 点沿半圆轨道滑下,且在B 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0mg,再经B 点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C 点时被牢固粘连。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滑板质量为M=2m,两半圆半径均为R,板长l=6.5R,板右端到C 点的距离为L="2.5R,E" 点距A 点的距离s=5R,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物块与滑板间因摩擦而产生的总热量

(1)物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物块与滑板间因摩擦而产生的总热量
11.
如图,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C。 B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左侧的挡板质量不计).设A以速度v0朝B运动,压缩弹簧;当A、 B速度相等时,B与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和C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A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簧分离的过程中,求:

(1)碰撞过程中C物块受到的冲量大小;
(2)B、C碰撞前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与B、C碰撞后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之比;

(1)碰撞过程中C物块受到的冲量大小;
(2)B、C碰撞前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与B、C碰撞后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之比;
5.实验题- (共2题)
12.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他将两物块A和B用轻质细绳连接并跨过轻质定滑轮,B下端连接纸带,纸带穿过固定的打点计时器.用天平测出A、B两物块的质量mA=300 g,mB=100 g,A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B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计时周期为T=0.02 s,则:

(1)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___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小量ΔEp=________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用v表示物块A的速度,h表示物块A下落的高度.若某同学作出的
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___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小量ΔEp=________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用v表示物块A的速度,h表示物块A下落的高度.若某同学作出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