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暑假作业反馈练习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51263

试卷类型:假期作业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7

1.单选题(共11题)

1.
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1s 内和第 2s 内的位移之比可能为
A.1:1B.1:2C.1:3D.1:4
2.
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  )
A.大小相同、方向相同B.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C.大小不同、方向不同D.大小不同、方向相同
3.
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AB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A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C,用力F拉绳,开始时∠BAC>90°,现使∠BAC缓慢变小,直到杆AB接近竖直杆AC。此过程中,轻杆B端所受的力()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大小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4.
手握轻杆,杆的另一端安放有一个小滑轮 C,支持着悬挂重物的绳子,如图所示。现保持滑轮 C 的位置不变,使杆向下转动一个角度,则杆对滑轮 C 的作用力将( )
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
5.
图甲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点 P 是他的重心位置。图乙是根据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作出的力−时间图线。两图中 a∼g 各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g 取 10m/s2.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
A.此人的重力为 750NB.b 点是此人下蹲至最低点的位置
C.此人在 f 点的加速度等于零D.此人在 d 点的加速度等于 20m/s2
6.
甲、乙两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对乙施加一变力 F,力 F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在运动过程中,甲、乙两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    )
A.在 t0时刻,甲、乙间静摩擦力最小B.在 t0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最小
C.在 2t0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最大D.在 2t0时刻,甲、乙两物体位移最小
7.
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    )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牛顿
C.伽利略;牛顿
D.伽利略;爱因斯坦
8.
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 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 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 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 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9.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于A上,物体A刚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改用一个斜向下的力F′作用在A时,物体A加速下滑,如图乙所示,则在图乙中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及支持力N的结论正确的是( )
A.f=0,N>Mg
B.f=0,N<Mg
C.f向右,N<Mg
D.f向左,N>Mg
10.
在一根绳下拴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小球比下面小球质量大,当手提着绳端沿水平方向并使两球一起作匀加速运动时(空气阻力不计),下图中正确的是
A.B.C.D.
11.
飞机以320km/h的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飞行,下列哪种情况中,飞机上的乘客可在较长时间内看见太阳不动地停在空中(己知地球半径R="6400km,cos11°=0.98,cos79°=0.19)" (    )
A.在北纬,由东向西飞行
B.在北纬,由西向东飞行
C.在北纬,由东向西飞行
D.在北纬,由西向东飞行

2.选择题(共2题)

12.填上适当的单位.

北京到天津约120{#blank#}1{#/blank#}    课桌宽约4{#blank#}2{#/blank#}

13.

假如你是李华,请你给在外地读书,正在生病的朋友王鹏写一封说服性信函,说明锻炼的重要性和好处,鼓励他积极锻炼身体,从而为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

注意:

1). 词数100左右;

2).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Dear Wang Peng,

    I am sorry to hear that you have been ill for days and hope you have got better now.……

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3.填空题(共4题)

14.
一个质点沿直线 Ox 做加速运动,它离开 O 点的距离 x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为 x=5+3t+2t2,其中 x的单位是 m,t 的单位是 s;则该质点在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在 t="0" 到 t="2s"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 m/s.
15.
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 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住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 60 ㎏,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 2 倍,下滑的总时间为 3s,那么该消防队员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_________________,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16.
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转弯时,是________力提供向心力;转弯时车速不能太快,当速度为v时,安全转弯的半径最小为R,若当转弯半径为3R时,该汽车安全转弯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
17.
历史上第一个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________,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________(填写国际单位)。

4.解答题(共2题)

18.
如图甲为便利运输工具双轮行李小车,送水员用双轮小车运送桶装矿泉水,图乙为小车截面示意图,在拉运过程图示角度保持不变,已知桶装矿泉水的总质量为20kg,不计桶与小车之间摩擦力的影响,g 取 10m/s2,sin37°=0.6,cos37°=0.8。求:

(1)送水员拉动小车使矿泉水和小车一起以 a=5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分析矿泉水桶的受力情况,并分别求出小车 P、Q 侧面对桶的支持力的大小;
(2)送水员拉动小车使矿泉水和小车一起以相同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最大加速度大小。
19.
如图甲,质量为的滑块受到一个沿斜面方向的外力作用,从斜面底端开始,以初速度沿着倾角为足够长的斜面向上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滑块开始一段时间内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乙(g 取 10m/s2),求:

(1)滑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滑块所受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3)当滑块到最高点时撤除外力,此后滑块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在离斜面底端的距离。若能返回,求出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5.实验题(共2题)

20.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过程中,要求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_______
A.每次将结点 O 拉到同一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方向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图②中两挂钩码的绳子与水平线间的夹角α、β,则cosα/cosβ=________________。
21.
如图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甲、乙两个光电门,与之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小车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摩擦.

(1)在探究“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要使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操作中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要使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定,操作中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先测出小车质量m,再让小车从靠近光电门甲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改变小车质量m,测得多组mt的值,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出图线.下列能直观得出“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图线是________.

(2)如图抬高长木板的左端,使小车从靠近光电门乙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和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0,改变木板倾角,测得多组数据,得到的F的图线如图所示.

实验中测得两光电门的距离L=0.80 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1=0.34 kg,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则图线的斜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不能忽略,测得的图线斜率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