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如图所示为中国古代的太极图,图中大圆的半径为R,圆心在O点,AC是直径,中央“S”型部分是两个半径均为
的半圆
某人晨练时按此图自A点出发,沿图中箭头所示路径ABCOA进行,第一次返回A点的过程中,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A.0,0 | B.0,![]() | C.![]() | D.![]() ![]() |
2.
如图所示,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7 m、7 m | B.5 m、2 m | C.7 m、3 m | D.5 m、3 m |
3.
如图,质量为
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滑动.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
B.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Fcosα |
C.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
D.木块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
4.
如图所示,狗拉着雪橇在雪道上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


A.若加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大于雪橇拉狗的力 |
B.若匀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与雪橇拉狗的力平衡 |
C.若减速前进,狗拉雪橇的力小于雪橇拉狗的力 |
D.狗拉雪橇的力与雪橇拉狗的力大小始终相等 |
5.
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 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 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 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 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A. 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 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 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 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6.
一物体的运动规律是x=3t2m,y=4t2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物体在x和y方向上都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②物体的合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5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③物体的合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10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物体的合运动是做加速度为5m/s2的曲线运动
①物体在x和y方向上都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②物体的合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5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③物体的合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10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物体的合运动是做加速度为5m/s2的曲线运动
A.①② | B.①③ | C.② | D.④ |
7.
以某一水平初速度v0抛出一物体,飞行时间t="2" s后,撞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此时物体的速度方向刚好与斜面成α=60°的夹角,如图所示.则此物体的水平初速度v0等于(取g="10" m/s2)( )


A.10 m/s |
B.20 m/s |
C.20![]() |
D.30![]() |
9.
图示是磁带录音机的磁带盒示意图,A、B为缠绕磁带的两个轮子,半径均为r.在放音结束时,磁带全部绕到了B轮上,磁带的外缘半径为R,且R=3r. 现在进行倒带,使磁带绕到A轮上;倒带时A轮是主动轮,其角速度是恒定的,B轮是从动轮,经测定磁带全部绕到A轮上需要的时间为t,则从开始倒带到A、B两轮的角速度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应是( )


A.等于![]() | B.大于![]() |
C.小于![]() | D.无法确定 |
2.选择题- (共1题)
3.解答题- (共4题)
12.
如图所示,如量为m=0.8kg的砝码悬挂在轻绳PA和PB的结点上并处于静止状态.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PB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10kg的木块与PB相连,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sin53°=0.80,cos53°=0.6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轻绳PB拉力的大小;
(2)木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和弹力大小.

(1)轻绳PB拉力的大小;
(2)木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和弹力大小.
13.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乎面上的斜面其倾角θ=37°,长方形木块A的MN面上钉着一颗钉子,质量m=1.5kg的小球B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细线与斜面垂直.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将木块由静止释放,木块与小球将一起沿斜面下滑.
求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

(1)木块与小球的共同加速度的大小
(2)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取g=l0m/s2)
求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

(1)木块与小球的共同加速度的大小
(2)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取g=l0m/s2)
14.
如图所示,水平屋顶高H=5 m,围墙高h=3.2 m,围墙到房子的水平距离L=3 m,围墙外空地宽x=10 m,为使小球从屋顶水平飞出落在围墙外的空地上,g取10 m/s2.求:
(1)小球离开屋顶时的速度v0的大小范围;
(2)小球落在空地上的最小速度.
(1)小球离开屋顶时的速度v0的大小范围;
(2)小球落在空地上的最小速度.

4.实验题- (共3题)
15.
某同学用如左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右图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
,g2=
,……,g5=
,取平均值
="8.667" m/s2;
方法B:由g1=
,g2=
,g3=
,取平均值
="8.673" 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
方法A中有 ;方法B中有 .因此,选择方法 (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试举出两条).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1=




方法B:由g1=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
方法A中有 ;方法B中有 .因此,选择方法 (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试举出两条).
16.
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 N、最小刻度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下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__N和________N(只需读到0.1 N).
(2)在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___.


(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__N和________N(只需读到0.1 N).
(2)在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___.
17.
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1)图1是横档条,卡住平抛小球,用铅笔标注小球最高点,确定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坐标原点应选小球在斜槽末端时的_______ 。

A.球心 B.球的上端 C.球的下端
在此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A.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C.用光滑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D.y轴的方向根据重垂线确定
(2)图2是利用图1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以判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 。

A.释放小球时初速度不为零 B.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 C.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
(3)图3是利用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A.球心 B.球的上端 C.球的下端
在此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A.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C.用光滑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D.y轴的方向根据重垂线确定
(2)图2是利用图1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以判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 。

A.释放小球时初速度不为零 B.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 C.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
(3)图3是利用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