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二 第五章 曲线运动单元巩固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3728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3

1.单选题(共9题)

1.
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6m/s,要渡过宽为180m、水流速度为8m/s的河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渡河的最小位移可能是180mB.此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30s
C.此船可以在对岸的上游位置靠岸D.此船可能垂直到达对岸
2.
冰面对溜冰运动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运动员重力的k倍,在水平冰面上沿半径为R的圆周滑行的运动员,其安全速度的最大值是(  )
A.B.C.D.
3.
一小球从某高处以初速度为被水平抛出,落地时与水平地面夹角为60°,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为(  )
A.B.
C.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
有一个质量为2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6NB.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7m/sD.质点2s内的位移大小为17m
5.
质点沿曲线从MP点运动,关于其在P点的速度v与加速度a的方向,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B.
C.D.
6.
如图所示的光滑斜面长为l,宽为b,倾角为θ,一物块(可看成质点)沿斜面左上方顶点P以初速度v0水平射入,恰好从底端Q点离开斜面,则(  )
A.物块由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
B.物块由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
C.初速度
D.初速度
7.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小球ab分别从斜面顶端A和斜面中点B沿水平方向抛出后,恰好都落在斜面底端,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ab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为2:1
B.小球ab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之比为4:1
D.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之比为1:1
8.
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时速度为10m/s,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  )
A.20 m/sB.15 m/sC.25 m/sD.30 m/s
9.
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轻杆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 )
A.小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小球在最高点时杆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速率是
D.小球在圆周最低点时一定对杆子施加向下的拉力,且一定大于重力

2.选择题(共3题)

10.影响上海宝钢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11.影响上海宝钢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12.影响上海宝钢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3.多选题(共5题)

13.
有一物体在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恰好落到光滑的斜面上时速度与斜面平行.它的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  )
A.B.
C.D.
14.
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球细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B球细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线和细线所受的拉力大小之比为:1
B.小球AB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1:3
C.小球AB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小球AB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
15.
如图所示,细绳一端系着质量M=8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小孔吊着质量m=2kg的物体,M与圆孔的距离r=0.5m,已知M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设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现使物体M随转台绕中心轴转动,当m和转台相对静止时,转台的角速度ω可能为(  )
A.1rad/sB.2rad/sC.4rad/sD.6rad/s
16.
火车通过弯道时,为了保证安全,要求火车在按规定速度行驶时内外轨道均不向车轮施加侧向压力。假设火车在某转弯处的规定行驶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火车以速度v通过此转弯处时,所受的重力及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提供了转弯的向心力
B.当火车以速度v通过此转弯处时,受到重力、铁轨的支持力和转弯的向心力三个力的作用
C.当火车以大于v的速度通过此转弯处时,车轮轮缘会挤压外轨
D.当火车以大于v的速度通过此转弯处时,车轮轮缘会挤压内轨
17.
图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1,从动轮的半径为r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角速度为ω,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
C.从动轮的角速度为D.从动轮的角速度为

4.解答题(共3题)

18.
(17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一定速度匀速运动,将质量m=1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的P点,物块运动到A点后被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B、C为圆弧上的两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对应圆心角,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m.小物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与B点相等,并沿固定斜面向上滑动,小物块从C点到第二次经过D点的时间间隔为0.8s,已知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取,cos53°=0.6,求:

(1)小物块从A到B的运动时间;
(2)小物块离开A点时的水平速度大小;
(3)斜面上C、D点间的距离.
19.
如图所示的结构装置可绕竖直轴转动,假若细绳长L=m,水平杆长L0=0.1m,小球的质量m=0.3kg.求:

(1)使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45°角,该装置以多大角速度转动才行?
(2)此时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20.
如图所示,从高为h=5m,倾角为θ=45°的斜坡顶点水平抛出一小球,小球的初速度为v0.若不计空气阻力,求:(g=10m/s2

(1)使小球能落在水平面上,小球的初速度v0至少为多少;
(2)当小球的初速度v0=4m/s时,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5.实验题(共2题)

21.
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⑴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⑵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为一种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等大的小球,C为与弹性钢片E相连的小平台,D为固定支架,两小球等高。用小锤击打弹性钢片E,可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在不同的高度多次做上述实验,发现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这样的实验结果

A.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⑴条
B.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⑵条
C. 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D. 不能说明上述两条规律中的任意一条
22.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利用频闪照相机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得到某一个小钢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abcd所示。已知频闪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5Hz,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率为______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