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三一轮单元试卷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A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1988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5

1.单选题(共6题)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概念既抽象又精练,则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B.物体总是落向地球,表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大于物体对地球的作用力
C.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因此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静止的物体也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2.
如图所示,有一只重为G的蜻蜓在空中沿虚线方向匀速直线飞行,在此过程中,蜻蜓受到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是(  )
A.a方向B.b方向
C.c方向D.d方向
3.
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B和质量为1 kg的物体C用轻弹簧连接并竖直地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再将一个质量为3 kg 的物体A轻放到B上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为(取g=10 m/s2)(  )
A.30 NB.0
C.20 ND.12 N
4.
如图所示,物块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顺时针(图中箭头所示)转动起来,则传送带转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的摩擦力不变
B.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C.可能减速下滑
D.可能减速上滑
5.
AB是天花板上两点,一根长为l的轻绳穿过带有光滑孔的球,两端分别系在AB点,如图甲所示;现将长度也为l的均匀铁链悬挂于AB点,如图乙所示。球和铁链的质量相等,均处于平衡状态,A点对轻绳和铁链的拉力分别是F1F2,球的重心和铁链的重心到天花板的距离分别是h1h2,则(  )
A.F1<F2h1<h2B.F1>F2h1<h2
C.F1>F2h1>h2D.F1F2h1>h2
6.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连接,且系统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等长的轻绳来代替轻杆,能保持平衡的是(   )

A. 图中的AB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乙、丙
B. 图中的AB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丙、丁
C. 图中的BC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乙、丙、丁
D. 图中的BC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乙、丁

2.多选题(共3题)

7.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B两个质量均为m的滑块用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水平力F作用在滑块B上,使AB相对斜面静止,此时弹簧长度为l,且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原长为lB.弹簧原长为l
C.力F的大小为mgD.力F的大小为mg
8.
如图所示为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凹槽MO为球心,∠AOB=60°,OA水平,小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斜向上的推力F作用下静止于B处。在将推力F沿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方向的过程中装置始终静止,则(  )
A.M槽对小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B.M槽对小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C.推力F先减小后增大
D.推力F逐渐增大
9.
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吊起,该同学对绳的竖直拉力为F1,对地面的压力为F2,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则在重物缓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逐渐变小B.F1逐渐变大
C.F2逐渐变小D.F2先变大后变小

3.解答题(共3题)

10.
质量为M的木楔倾角为θ (θ < 45°),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木楔斜面上时,它正好匀速下滑。当用与木楔斜面成α角的力F拉木块,木块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已知木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静止)。

(1)当αθ时,拉力F有最小值,求此最小值;
(2)求在(1)的情况下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是多少?
11.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正三棱柱AB紧靠着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中间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CAB的质量均为m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C的质量为2m。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1)三者均静止时AC的支持力为多大?
(2)若AB能保持不动,μ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3)若C受到经过其轴线竖直向下的外力而能够缓慢下降到地面,求该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12.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m=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a=300角的力F=10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4.实验题(共1题)

13.
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和方法可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圆形桌子透明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在桌子边缘安装三个光滑的滑轮,其中,滑轮P1固定在桌子边,滑轮P2P3可沿桌边移动。

第一次实验中,步骤如下:
A.在三根轻绳下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并使结点O静止;
B.在白纸上描下O点的位置和三根绳子的方向,以O点为起点,作出三拉力的图示;
C.以绕过P2P3绳的两个力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作出O点为起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
D.检验对角线的长度和绕过P1绳拉力的图示的长度是否一样,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1)这次实验中,若一根绳挂的钩码质量为m,另一根绳挂的钩码质量为2m,则第三根绳挂的质量一定大于________且小于________。
(2)第二次实验时,改变滑轮P2P3的位置和相应绳上钩码的数量,使结点平衡,绳的结点_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与第一次实验中白纸上描下的O点重合。实验中,若桌面不水平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的结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